
宝宝身上突然冒出一粒粒圆圆的小豆豆,没什么其他感觉,但是越挠越多,有时甚至抓出奶酪样的东西,这是什么?该怎么办?
不要着急,这是民间俗称的“水瘊子”,医学上称为传染性软疣,是皮肤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这些常见的皮肤生长物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了解一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什么是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俗称“水瘊子”。
软疣通常很小,直径2-5mm,是在皮肤上的有蜡样光泽的丘疹,中央常有凹陷。肉眼看去就像一颗颗光泽度极好的“珍珠” 。多见于儿童,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皮肤病。也可发生于成人,多见于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水瘊子”是怎么跑到宝宝身上的?
传染性软疣可以通过皮肤对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特别是在有划痕或伤口的情况下。
此外,共享毛巾、衣服和其他个人用品,或者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如健身器材、游泳池边缘,都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儿童、青少年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是软疣的高风险群体。潜伏期有2周-6月,托儿机构、儿童游乐场所、公共游泳池、公共浴池是较常见的感染场所。也可以在自身传播,沿着搔抓的部位及其周边长出新的软疣。
怎么治疗“水瘊子”?
尽管软疣可能自我消失,但因其具有传染性及有些人可能因为美观或不适建议及就诊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1.物理治疗:是治疗软疣的最有效的办法,通常是用镊子将具有传染性的软疣小体夹出。
2.冷冻治疗(液氮治疗):通过冷冻技术快速冻结软疣,导致其死亡并最终脱落。
3.外用药物:涂抹含有化学物质如水杨酸或者免疫调节剂的药膏,可以帮助软疣脱落。
4.激光治疗:适用于难以治疗的软疣,高能激光如二氧化碳激光可以准确地摧毁生长物。电灼治疗也可采取。但此方法容易遗留瘢痕。
5.手术切除:在极少数顽固案例中,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去除软疣。
预防大于治疗,做到以下几点减少传染性软疣的发生。
1、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病毒入侵机会;
2、幼儿园或集体生活勿公用衣物和浴巾,并注意消毒;
3、患病后避免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使用公共洗浴设施、参加接触性体育活动,直至皮疹完全消退;
4、患病后尽量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染,病期中内衣、毛巾、浴巾应每周煮沸消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