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瘙痒症的那些事儿
春天气温回升,天气转暖,不少老年人总是这儿想抓,那儿也想挠,仔细打量,皮肤并无异常,让人好生郁闷!这其实是一种皮肤病——老年瘙痒症。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据2020年统计,中国老年瘙痒症的总患病率为31.0%,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升高,80岁、90岁组的老年人患病率分别高达53%、58.5%!
“老年瘙痒症”的真实面纱
老年瘙痒症是指年龄 ≥ 60 岁,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皮疹,且每日或几乎每日瘙痒持续 6 周以上。
该病分为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后者好发于外阴、肛周、小腿和头皮等处。瘙痒程度不等,常为阵发性,且夜间更为严重。除了瘙痒外,可有烧灼、蚁行感。
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皮肤病呢?
该病多数病因复杂,目前可能的原因有:
●皮肤源性因素:多因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诱发
●环境生活习惯:温度湿度的改变,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剂及贴身衣物的刺激,过度洗烫,食物药物因素等
●神经精神因素: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以及情绪紧张、焦虑、恐惧、激动和忧郁等
●系统疾病:糖尿病、动脉性疾病、阻塞性肝胆疾病、尿毒症、肿瘤性疾病、内分泌的改变、消化不良和便秘等
这么多种原因都可能引起老年瘙痒症,
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吧,
听听专家解答!
老年人产生皮肤瘙痒的症状后,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清楚病因,由原发疾病引起的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和瘙痒症,并尽可能地改善生活方式,以免产生更多的皮肤问题。
那单纯的瘙痒,症状严重吗?对老年人危害大吗?
务必要引起重视,因为瘙痒症状多以夜间为重,势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老年患者如果长期睡眠不佳,则可能会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等问题,长期搔抓的患者全身皮肤可遍布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呈苔癣样变。继发感染时,可并发脓疱疮、毛囊炎、疖病、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等。
平时该如何注意和预防呢?
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 。避免羊毛、化纤类衣物或其他粗糙衣物直接接触皮肤,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洗澡不要过于频繁,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香皂。洗澡后立即使用润肤霜,平时也建议多用。
※勤修剪指甲,忌过度搔抓。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干燥天气可用加湿器)。
※适量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与休息。
※避免自行乱用激素类药物、自行使用偏方浸泡。
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外用药物治疗:使用含尿素,维生素E,硅油的乳膏;炉甘石洗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0.1%他克莫司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皮肤干燥可外用润肤剂
※系统药物治疗:可口服钙剂,抗组胺药,维生素C,镇静安眠药,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性激素类药物。
※物理治疗:窄波UVB治疗。
※中药治疗:与西药联合治疗比单独用药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