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是所有的“黑痣”都善良,皮肤镜帮您辨真伪

陈勇健医生 发布于2024-08-30 14:09 阅读量92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lDAHrxbjzl2sDlR5jEmBeg



不是所有的“黑痣”都善良,

皮肤镜帮您辨真伪。




科学诊断

知识科普

自我检查




你有“危险”的痣吗?

    几乎人人身上都长痣,大小不同、位置也不一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痣的说法可有许多道道:眼角的叫泪痣,眉心的叫美人痣,嘴上的叫小人痣,脚底的叫富贵痣……不过今天可不是来教大家看相的,身上的小黑点点除了能“算命”,有时也能“要命”……



你的“痣”真的是“痣”吗?

     刘阿姨发现鼻子上长了一颗小痣,因为没什么感觉,也没有在意。

     没想到小痣越长越大,表面还发生了破溃,刘阿姨这才急慌慌的来到门诊就诊。

     经皮肤镜检查发现这颗“痣”并不简单:镜下见蓝灰色卵圆形巢、粗大的树枝状血管及溃疡。提示刘阿姨可能得了基底细胞癌。

     门诊医生为她安排了病理检查,病理结果证实的确是基底细胞癌!


一颗小小的“痣”竟然是基底细胞癌?

这真不可思议!


快来看看你身上有这种“痣”吗?


肉眼看起来这三颗痣好像没有太大区别,但在皮肤镜下,它们却有不同的表现:


左:皮内痣  中:脂溢性角化病  右:黑色素瘤


有“痣”不用慌  皮肤镜来帮忙

     目前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等皮肤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随着皮肤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依据皮肤肿瘤表面颜色变化和其病理变化的关联性,可以通过皮肤镜所观察到的色素型态来辅助诊断皮肤良、恶性肿瘤。


     皮肤镜全名为医用电子皮肤镜影像系统,它将显微镜与偏振光结合,可以将皮疹局部放大30-200倍,过滤掉皮肤角质层的折射光,从而看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细微结构,是组织病理通向临床的桥梁。皮肤镜方便快捷、无侵袭性、诊断率高,是皮肤科医生的第三只眼。


自我检查很关键

识别高危痣,我们通常要遵循ABCDE原则:

A(Asymmetry)不对称:按痣的中央平均分,两边形状极其不对称;

B(Border)边缘:痣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

C(Color)颜色: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或镜下见蓝白幕;

D(Diameter)直径:直径短时间内增大,超过5mm尽快考虑治疗;

E(Evolution)发展迅速:痣突然隆起变大、颜色加深或变得不均匀、发痒、破溃出血结痂,包括周围出现小痣,都要引起警觉。


早预防早诊断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有痣的部位,特别是长在容易触碰摩擦部位的(如手掌、脚底、腰带周围、腹股沟),尽量避免抠抓、挤压等外力刺激。


    另外要做好防晒,因为紫外线照射是黑色素瘤形成的诱因之一。


    身上有痣不用慌,仔细检查,一旦发现高危痣尽快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