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九月,秋高气爽。近期,小编在皮肤科门诊上遇到一种由拍打小虫引起的特殊皮炎。原来这种小虫叫作“隐翅虫”,是一种带有毒性的小虫。
什么是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是由于隐翅虫毒液接触皮肤后引发的严重皮肤炎症反应,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隐翅虫具有趋光性,所以容易被灯光引诱至室内,被拍打后毒汁溢出感染皮肤,引起皮炎,也就是隐翅虫皮炎,也叫线性皮炎。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
如果拍打、挤压了隐翅虫,它就会分泌强酸性毒素,引发皮肤疼痛和皮炎。表现为在接触毒素的皮肤上出现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瘙痒感。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脓疱,伴有明显的灼热灼痛感。1~2周后皮肤脱痂愈合,但可能留有色素沉着或浅表瘢痕。
预防和治疗
关于预防:
(1)减少接触毒隐翅虫是预防最主要的手段;
(2)如果发现隐翅虫落在自己身上,可以吹走或弹开它,但是千万不要拍!
(3)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居所周围杂草垃圾,避免毒隐翅虫滋生。
关于治疗:
(1)若碰到隐翅虫毒液腐蚀皮肤,不要过于恐慌,可立即用碱性的肥皂、香皂等清冼,以中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2)不要去抓挠,以免引起伤口破溃感染。同时,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应及时上医院就诊。①红肿及水泡处可应用硼酸溶液湿敷;②如瘙痒明显可应用抗组胺药物;③红斑处且无破溃可应用止痒外用药膏;④皮损处破溃可应用抗感染外用药膏。(以上治疗方案均需在医生医嘱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