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晒后皮肤瘙痒起疹,可能是多形性日光疹

陈勇健医生 发布于2024-08-29 17:11 阅读量26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m0KS7EITtEihg4NLYxPK1w



什么是多形性日光疹


    炎天暑月,大家都换上了短衣短袖,但户外活动后,特别是暴露部位,如面部、双手背、项部特别容易起水疱、皮疹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多形性日光疹(来自网络)

    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多形性光敏性皮肤病。常发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暴露于日光或人工紫外线后几小时,皮肤上出现反复发生的红丘疹、水疱和斑块,持续数天。一部分有家族发病倾向。

    以春夏季发病,反复发作,持续多年,好发部位多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前胸V字区、双手背及前臂伸侧等。

    皮疹特点:常于持续日光暴露后30分钟至数小时发生皮疹,为多形性皮疹如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小结节等,也可出现苔藓样皮损。瘙痒明显,多于7天左右消退,不留瘢痕。


预防是关键


    防晒是避免复发的前提,如穿长袖衣、戴宽沿帽、外涂防晒霜等,出门前15~20分钟涂防晒霜(如SPF15或30/PA++),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比如莴苣、茴香、荠菜、芹菜、菠菜等。

    其次也可以训练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冬春或春夏交替时要逐渐增加光照量,以避光为原则参加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接受小剂量短时间的紫外线照射,逐渐增加光照量,提高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


如何治疗


    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光化学疗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组胺药、抗疟药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光化学疗法则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药物和光线的组合,来减轻病症。

 

保持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尽管多形性日光疹可能反复发作,但不必过分担忧。通过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规范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减轻病症带来的影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