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痛风病的中医见解!

邓春年医生 发布于2024-08-20 15:25 阅读量247

本文转载自冯有根、邓春年

聊痛风病,包括: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

痛风病的一,高发性;二,严重性;三,预防的迫切性。

好了,转入正题。

大家都知道,痛风病是由高尿酸引起的。那就先说一说尿酸是如何形成的。看下面的图: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通过上面的图,大家知道了尿酸产生的来源和过程。

现在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症:尿酸进入肾脏以后,经过肾小球过滤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肾小管又进行对其中某些物质的重新吸收,这样形成尿酸产生和尿酸排出的动态平衡。如果出现了尿酸产生过多,或者尿酸排出过少,平衡就被打破了,血液中尿酸浓度就升高,这就称为“高尿酸血症”。

那么,血液中尿酸浓度多少是高,多少是正常的呢?

来看正常值:男性与女性是有区别的。男性是100--416umol/L(浓度单位:微摩尔)女性是90--357umol/L

前面讲过尿酸正常值,就是超过这个数值了,血液中尿酸浓度就增高了,也就是“高尿酸血症”。那么,如此高浓度的尿酸在血液中,会产生什么呢?

第一,尿酸随着血液循环,会到达人体所有组织。但是在血管较大或较多、离心脏较近的组织血液循环动力较强,尿酸没机会停留,而四肢末端也是动脉和静脉的未端,动脉压力小,血管细而少,处于动脉静脉交接之处,并且此处静脉也是细小的,易于停留;第二,前面说过,尿酸是氨基酸成分的一种,骨关节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结缔组织,物质属性同类,所以具有亲和性。因此,尿酸易于停留聚集在肢体远端关节。而时间长了,就会腐蚀关节,这就称为“痛风性关节炎”。

请看下图: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上面讲到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人体末端关节,导致关节腐蚀并引起无菌性炎症的“痛风性关节炎”。今天简单介绍一下痛风性肾病:大量未被肾小球过滤出去的尿酸结晶沉淀于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引起广泛且严重的尿路阻塞,产生急性尿酸性肾病,然后持续发展成慢性尿酸性肾病,最终成为肾病综合征,直至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

因为我对治疗痛风性肾病不是最为擅长,所以不宜“班门弄斧”,在此仅作略述交代,后文对痛风性关节炎作详尽解析。

现在讲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诊断还不容易吗,脚趾关节红肿疼痛就是的。典型的症状是这样,但是不典型的还是要有诊断依据:就是诊断一种疾病一定要有相关证据作支撑,西医称之为“循证医学”。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

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2.或者: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含尿酸盐结晶;3.具备以下12条中的6条:

单关节发作;关节发红;第一跖趾关节疼或肿胀;急性发作一次;炎症在一天内达到高峰;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单侧跗骨关节受累;可疑痛风石;高尿酸血症;X线证实关节内肿胀;否定痛风性关节炎的鉴别依据是:X线证实的骨皮质下囊肿无骨侵蚀;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现在接着讲痛风性关节炎的鉴别。

由于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是典型的,比如有的痛风石在手指、肘关节的鹰嘴突,甚至在耳廓上;有的红肿不明显,只有疼痛;有的虽然尿酸高却没有关节肿痛,有的关节肿痛血尿酸却不高;或者肿痛部位变化等等,给确诊带来一定难度,所以要通过各种检查方法来确定和鉴别。

具体要做哪些检查呢?

验血:尿酸值、血脂、血糖、肾功能;

尿液:尿酸、PH值;

关节液:鉴别晶体、炎性;

组织学:尿酸盐结晶;

骨关节X线:有无骨质破坏(骨质穿凿样、蜂窝状透亮缺损);

双源(双能量)CT:在X线还不能明确情况下使用;

还有关节超声检查等等方法。

不典型痛风性关节炎须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其他结缔组织病鉴别。这是专业性较强的话题,在这个科普就不多介绍了。

现在开始讲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先介绍西医治疗。

一:抑制尿酸合成、减少产生的药:别嘌醇。副作用较大:除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外,严重的可引起肝毒性、肾炎、血管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非布司他:优点是副作用较轻,效果也肯定,缺点是价格昂贵,常期使用一般家庭经济上难以承受。

二: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副作用也很大,除了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还有阳痿,严重的有细胞溶解性肝炎。

三: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这个大家都知道。副作用方面,除了以上讲的,还有肌肉毒性,严重的有骨髓抑制(脱发)。

现在讲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先请看津液代谢示意图(如下)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大家知道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是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引起组织腐蚀和炎症,而尿酸在中医理论里属于津液范畴,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就是理顺津液代谢。

在中医里,掌管津液代谢的是五脏中的肺、脾、肾三脏(当然,心、肝也有参与,不过不是主要的)。这个过程是:一,津液生成:饮(即:水份)食(食物)入胃,由胃进行腐熟,其腐熟物的精微物质(中医称为“水谷之精”)注入脾脏;脾脏进行散布再输入于肺;肺脏通过宣发将一部份津液布于体表(包括肌肉、皮肤、骨骼)变成汗液,另一方面通过肃降将津液输送至肾脏;肾脏将津液蒸腾气化,其清者化为气注入三焦,其浊者化为尿液,下注进入膀胱。

前面讲到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三个代谢过程和肺、脾、肾对代谢的生理作用,接下来就是制订治疗法则,也称治疗大法、治疗方法。

因为脾主运化,健脾大法是历代中医大家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当中都重视的,以健脾益肾为主,加上辨证以治本,辅以通络止痛以治标,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痛风病的治疗还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取得远期效果,更别说彻底治愈。

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对疾病的认识存在某些疏忽上。即:如果脾肾存在有组织血管内皮受损,造成缺血缺氧,引起功能出现故障,其本身之精气也就不能内敛而外泄,何能完善完成代谢以及利用津液之精华?津液代谢的完成须脾能散精、肾能气化,而脾须敛精才能散精,肾须藏精方能气化,窃以为治疗之要恰在于此。

因此,治疗法则应该是宣肺健脾、补肾敛精(敛脾肾之精气),这是我在“宣肺健脾、补肾敛精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66例疗效分析”一文中的观点。这是有据可循的:

1,肾为先天之本,很多基因的缺陷与遗传都和肾有关,而痛风性关节炎即有遗传因素;

2,有研究肾小球小动脉硬化致使过滤功能下降,尿酸排出减少;肾小管功能异常致使尿酸增加重吸收,血尿酸升高;

3.现代研究证实,各种血细胞产生于骨髓,而痛风性关节炎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幼粒(注意:是未成熟的幼粒)增多。骨髓在中医里属于肾精之一种(肾精包括生殖细胞、生血细胞、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

4.有的肾病综合征水肿病人,用西药利尿无效,改用中医“提壶揭盖”法即宣肺法立见效果。

综上所述,代谢病(包括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脂)实质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当开开不全,当合合不固,以致清者(精气)不能内守固护而开合失司;浊者(糟粕)不能应数排出而潴留为害;治疗不应一味强调排泄而忽视敛精之必要。我认为这是古今治疗代谢病之疏漏所在。

是故欲治本必须修复脾肾,使之疏敛有度,开合有司,达到肺脾肾三脏整体协调,则远期效果可期,而治愈有望。

我以此立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远期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聊一聊痛风性关节炎的食疗与养生方法。

食疗方面我推荐的是百合薏仁粥:百合、薏仁、粳米各50克,先将薏仁用水浸泡至发胀;接着锅中放入清水(水量按熬粥需要,多点少点无妨)烧开(沸腾);粳米洗净后放入;搅动;去除泡沫;米粒煮开花后放入百合;再用小火煮5分钟,稍冷却即可食用。

养生方面,除了多喝水,适度运动,我推荐太极拳。此拳法讲究意境与功夫合修,有利于宣肺健脾、益肾敛精。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关注!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