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肌酐升高了还能降吗?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血肌酐易升难降,常常令肾友寝食难安。其实,在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进程中,血肌酐会有起起落落的波动,并不一定代表肾功能时好时坏。在一些加重因素的影响下,血肌酐明显升高,这些情况更加需要重视。
第一种情况:血肌酐短时间内大幅升高!在某些情况下,感染、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尿剂的过度使用、造影剂等)、血压过高(恶性高血压)或过低(休克),或者尿路梗阻等,会引起血肌酐的突然升高。 这些情况属于急性升高,如果能及时复查、及时发现,去除上述病因或诱因后,血肌酐有机会能够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反之,如果未能及时纠正,那就有可能血肌酐会更上了一层台阶,代表着肾功能的进一步丢失。
第二种情况:血肌酐缓慢升高!按照慢性肾脏病的自然病程,血肌酐是必然会逐步升高的,但我们尽力在拖住它的进程,让它尽可能地“缓慢”。这个速度的快慢,原发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给患者定了基调。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普遍会比高血压病导致的肾病进展得更快。持续大量蛋白尿的肾病,会比蛋白尿小于1g 的肾炎患者进展得更快。让血肌酐升高的其他因素,还有上一节提到的各种加重因素,以及血压、血糖、血脂、尿酸、饮食、作息、情绪压力等等。如果血肌酐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显示出缓慢逐渐升高的趋势,通常认为是符合慢性肾脏病的自然病程的。这种情况下,血肌酐升高是代表着肾功能的减退,一般很难“回到从前”,但能“维稳(维持现状)”也是不错的。
第三种情况:血肌酐的小幅波动!血肌酐水平还受到饮食和肌肉含量的影响。如果短期内的变化不超过基础值的20%,或者2周内变化幅度不超过30%,可以认为是正常的波动。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治疗和复查的时候,见到血肌酐在±20%以内的变化时,可以认为肾功能是稳定的,当前治疗方案或生活方式可以继续坚持。
第四种情况:血肌酐下降!血肌酐也有下降的时候。当急性加重因素及时去除,肾脏得到合理的治疗,血供或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肾单位损伤不那么严重的时候,这部分损伤的肾功能有可能得到恢复,表现出来就是血肌酐逐渐回落。血肌酐的回落也有快有慢,和肾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有关。肾损伤较轻、时间较短暂、治疗及时,则血肌酐可以很快下降。慢性肾脏病在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治疗的情况下, 血肌酐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然后保持在某个水平。
总之,血肌酐只是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并不是全部。医生还会结合尿量、胱抑素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来评估肾功能。
目前并不存在所谓的降肌酐的特效药。更何况,即使有,降了肌酐也未必等于改善了肾功能。
看清楚肌酐的本质,你就晓得了:肾科大夫不是专注于降血肌酐,而是专注于治疗和管理肾病。包括中医药治疗,也不是一味地通便排毒,而是通过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肾填精、调理气机等多种治法促进脏腑功能的平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