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话:“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有时医生的一句话能治病,也能致病;能左右病势的发展转归,也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故医家不可不慎言。
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心理上处于最痛苦、最忧虑、最担心、最恐怖的非常时刻,能听到医生最关切、最安慰、最有希望的言语,确是“大旱甘霖”,十分难得。医生温暖的言语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荷,抚平心理创伤,使之萌生向往好转、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以建立期望效应。这就是人文关怀具有治疗效果的原因,往往这种关怀能起到“未药先瘳”的治疗作用。郭沫若赞许耿鉴庭先生:“好自口中出,春从手上生。”展示了良医治心,妙语回春的治疗手段。现代有人称之为“舌尖上的中医”,但绝不同于伶牙俐齿、摇唇鼓舌的江湖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特殊情况,如病势的发展和预后等,必须向陪同的家属沟通。先施仁心,后施仁术。尝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素问·举痛论》:“善言人者,必验之于己。”如将医患易位,当你听到此番恶言后,有何感受?所以医者应当把“常将人病如己病,救得他生似我生”作为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