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能查什么病?4类人建议定期做

钱理忠医生 发布于2022-05-17 15:14 阅读量677

本文由钱理忠原创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也在稳步提升中,为了更好地守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少人都养成了体检的习惯。

而在众多的体检项目中,由衷地给大家推荐“胃镜”这一项目。磁控胶囊胃镜具有15分钟完成检查、无创伤、无麻醉、无插管、无痛苦、无交叉感染、磁控定位、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胃镜能够检查出的疾病,远比你想象的要更多,而且更加凶险。

胃镜能查出什么病?

无痛胃镜的检查流程,实际上是将前端装有小镜子的“管子”从患者口腔插入,一直来到十二指肠的位置,观察这一路上的健康情况。

磁控胶囊胃镜就是口服一颗胶囊,胶囊走完你消化系统的全过程。所以这一路上的器官,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肠胃等,都能够详细检查出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常见的几种如下:

第一种:早期胃癌

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年新确诊胃癌患者人数,约占全球50%,而大约有80%的早期胃癌,都是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的。

可不要小看早期胃癌的检出价值。相比于晚期胃癌小于45%的五年生存率,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大于95%,可以说是非常夸张了,定期做胃镜,说不定就能够避免癌症的隐患。

第二种:各种类型的胃肠炎

比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亦或者是肠道上皮胃炎、增生等。因为这类炎症疾病的最明显表现,就是胃肠内壁组织上形成的炎症聚积。而通过胃镜的内窥镜,可以将这些表层病变暴露无遗,看得一清二楚,针对这类胃肠炎的诊断,自然也能更加准确。

第三种:息肉和结节等症状

息肉和结节,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和炎症一样,它们也有非常明显的标志,在胃肠内壁会产生明显的病变凸起。

依靠胃镜的帮助,不仅是息肉和结节,类似于囊肿,良性肿瘤等,胃镜同样有着非常高的检出率。因此,定期做一做胃镜检查,无论是对身体健康还是疾病的预防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根据中国体检指南的临床标准,建议超过35岁以上,且2年没有做过胃镜的群体,都推荐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而从疾病风险的角度来看,尤其是4类人群,做胃镜的优先级更高。

这4类人群,做胃镜的优先级更高

①恶劣生活习惯

例如:经常抽烟、喝酒、熬夜等。

针对此类人群,肠胃和食道经常受到酒精和烟毒刺激,黏膜损伤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而经常熬夜的人,身体自愈能力效率降低,肠胃消化能力也会有所减弱,同样会埋藏疾病隐患。

因此,存在此类恶习的群体,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的朋友,最好每隔1-2年进行胃镜检查,未雨绸缪很重要。

②存在消化道症状

举例:反酸、烧心、呃逆、吞咽疼痛等。

造成类似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胃酸反流,刺激了胃管和食道所致。而胃酸反流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胃肠功能降低,胃酸应激分泌过多,形成此种症状表现,建议及时接受胃镜检查。

③幽门螺旋杆菌呈现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它是导致众多胃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不能排除胃部存在癌变隐患。

④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存在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患得胃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15%左右。最后,很多做胃镜的患者,来到医院后,对选择无痛胃镜还是磁控胶囊胃镜十分纠结。两者的确存在区别,并适合不同的人群。

【检查结果】

无痛胃镜与磁控胶囊胃镜疾病诊断准确性一致。

两者都是用于胃部疾病筛查的手段,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都比较成熟。

【如何选择】

如果要做胃镜检查,究竟选无痛胃镜还是大圣磁控胶囊胃镜?

答案是:因人而异!

①看耐受程度:虽然无痛胃镜在麻醉下进行,但有些人检查后还是会有难受、恶心等诸多不适反应。如果你看到插管胃镜就害怕,对疼痛敏感、耐受度差,可以选择做大圣磁控胶囊胃镜。

②看能否麻醉:不能、不适合麻醉的人群,那无痛胃镜就不能做了,可选择磁控胶囊胃镜。如果只是每年健康体检,或胃病复查,那么大圣磁控胶囊胃镜就可以;如果已经明确胃内有息肉,需要进行活检治疗,建议选无痛胃镜。磁控胶囊内镜作为筛查来说,还是首要的选择。所以要根据具体病变的情况、个人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磁控胶囊胃镜或者是普通胃镜,没有好坏之分,各有优缺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