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一颗小胶囊,来给大家说下,做胃部检查的过程和感受。
我个头不大,但本事不小,长得像颗胶囊,是为了更好地“掩护”我的身份,我其实是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用来做胃部检查的。
名字:胶囊式内窥镜
身高:27X12mm
体重:2.7克
视场角:136°
工作:体内旅行摄影家
在我的体内,有复杂而紧密的设备仪器,头部是接近全景的摄像头,我还有搭档——体外图像分析仪及磁控设备,可以全程直播我的旅行线路和胃肠道内的“风景”。
听说,我的这位主人身体健康,只是希望能够做一次全面的消化道检查,我虽然叫胶囊内镜,但是小肠的路线我也完全可以胜任。 “主人”来了,我的搭档——体外图像记录仪及磁控设备连接数据。
我和搭档对接沟通之后,摄像头就开始一闪一闪拍照了。
我全身非常光滑,是由特制材料制成,主人喝一口水,我就可以借着水流的力量,滑入食道,好像乘坐滑滑梯。大概一分钟左右,我就来到了胃部。
胶囊配置三镜片专利镜头,重量轻,分辨率高,清晰呈现0.04mm胃部影像细节。看,通过我搭档的显示屏,可以看到我把主人胃表面的情况拍得多清楚。
进入肠道后,我充分利用三镜片镜头的优势,做到基本无死角,而且在这样的剧烈运动下,我可以开启多角度拍摄,摄像头每秒拍下4张照片,这个清晰度杠杠的!抓取更多细节,降低漏诊几率。我要对得起“最佳摄影师”的称号。
我一边走一边拍,将经历人体整个消化过程,医生告诉我,这小肠加上结肠总共长度约有10米。我收集齐了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内的全部情况,拍下了将近十万张的照片。
一般情况,10-15分钟即可完成胃部检查。真的完全没有感觉就做完了!过程特别舒适。此时,任务完成,旅行也结束了,1-3天内我将会被排除体外,生命到此为止,不会被回收利用。
磁控胶囊胃镜和无痛胃镜有什么区别?
哪些人适合做磁控胶囊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是诊断
胃部疾病/胃癌早筛的
重要工具
1.需行胃镜检查,但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胃镜(包括无痛胃镜)检查者。
2.健康管理(体检)人群的胃部筛查。
3.胃癌初筛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
a.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b.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c.H.pylori感染者;
d.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e.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f.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4.检测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胃肠道粘膜损伤。
5.部分胃部病变的复查或监测随访,如胃底静脉曲张、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规范治疗后、胃息肉等。
6.胃部分切除及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后的复查随访。
7. 完成胃部检查后,尚可继续检查小肠,适应证参考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1]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31(0):54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