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1岁的我做了第一次胃镜检查,相比起绝大多数四十岁后才做了第一次胃镜检查的人来说,应该是比较早的了。
穿着检查服,躺在检查床上看着旁边屏幕里通过胶囊胃镜拍摄出来的画面,我皱了皱眉——我的胃看起来太不美丽。
之所以来做胃镜,是因为上个月,我第一次体验了“胃不舒服”。不知道是冷饮热食交替刺激了胃,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有天早上醒来,我的胃就开始不对劲了。胀气、打嗝、呕吐,那种难受,简直不可描述。在之后的一周里,我每天只能喝下一点粥,有时连粥也吐了。
胃部疾病说实话,我只知道胃穿孔、胃出血、胃癌等引人恐慌的词汇,这次胃部罢工后,我带着恐慌的心态,决定去做个胃镜检查。
对于胃镜的了解仅限于网上视频,看到管子从咽喉插进胃部的全过程,患者做完后的表情有点痛苦。插管胃镜检查不太轻松——这是我对胃镜的所有印象。
后来一位医生朋友给我介绍了另外一个种胃镜检查方式——磁控胶囊胃镜,并且给我观看了做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全过程。
患者吞进去一颗比普通胶囊大一些的胶囊形状的胃镜,躺在检查床上,医生就可以直接看到患者胃里的情况,整个检查过程大概15分钟左右。当时觉得这个黑科技挺神奇,给不愿做插管胃镜的人,提供了更舒服的检查方式。躺着做检查的患者,后面都差点儿睡着了,完全没有不适的感觉。我一下子就决定做这种胶囊胃镜检查。
预约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成功后,客服人员跟我电话沟通了过往病史,核实我是否有吞咽障碍、胃肠道梗阻、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是否在妊娠期等不适合做磁控胶囊胃镜的情况,并叮嘱我检查前一天尽量吃比较好消化的食物,晚餐以流食为主,晚上8点后开始禁食。
检查当天我到了检查室,工作人员核对了我的个人信息和禁食情况后,给了我一小杯二甲硅油,说用来清除胃部里残留的小泡沫,让镜头拍得更清晰。然后我按要求喝温水,尽量把胃部充满。因为胃空着时是缩着的状态,有很多褶皱,胃被装满后褶皱会渐渐展开,确保胃镜能拍到各个角落。
检查员拿出一颗磁控胶囊,它的个头确实比普通的胶囊药大一些,有时我吞咽胶囊药会有种在喉咙里被哽住的感觉,不知道这个“大号胶囊”吞起来会不会有难度。然而事实上我还没反应过来,它就滑进了我的食管。后来操作员告诉我,胶囊胃镜的外壳是高分子生物相容材料制作的,特别光滑好吞咽。
我平躺在检查床上开始了正式的胃镜检查。操作员坐在离我不远的检查台前,通过摇杆操控检查床上的仪器,仪器通过磁控技术来指挥胃里的胶囊。操作台的屏幕上出现了胃里的影像,躺在检查床上的我一直瞄着屏幕,我终于看到我的胃了!
随着镜头在胃里游走,镜头中的胃情况很清晰,我看到自己浅粉色的胃壁上,小红点越来越多,一开始我还数,后来数到三十几的时候就放弃了,心情也越发沉重。
之后,还看到一些有点像口腔溃疡的创口,操作员说那是胃部有糜烂。操作员一再安慰我说,这个情况其实不严重,胃是有自愈功能的,如果近期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喝酒、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作息上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一个多月,陈旧的出血点和糜烂可以渐渐恢复。
尽管不太乐观,但这次胃镜检查也给我吃了颗定心丸,至少还没有胃早癌的情况,我还有机会保护好胃。
最后,也提醒各位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太在意健康的朋友们,关注身体发出的抗议信号,及时检查、及时就医。害怕做插管胃镜的朋友,可以试试这种新式的磁控胶囊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