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常见有易饥多食、怕热多汗、心悸、烦躁、失眠、腹泻、消瘦等高代谢症状的临床表现。
王女士是广东人,近期因“心悸、易疲劳”在医院就诊时发现“甲亢”。以前餐桌上都是琳琅满目的海产品,现在还能这么吃吗?甲亢患者在饮食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在甲亢的管理中,饮食控制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能帮助调节甲状腺功能,减轻症状,促进进机体的康复。甲亢是消耗性疾病,吃得多,体重仍然可能会下降。因此,总体来说都应该增加能量摄入,每天摄入约3000~5000千卡的热量,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需求。
建议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其中高热量可以适量增加米、面等主食的摄入;增加摄入蛋类、牛奶、豆类及豆制品、瘦肉、羊牛肉、淡水鱼虾等优质高蛋白食物;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物,确保营养结构均衡。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摄入过多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重甲亢的症状,应尽量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贝类、海鱼、海虾、含碘盐等(详见下表)。
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甲亢症状,故甲亢患者应忌食辣椒,花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少喝浓茶、咖啡,不抽烟、不喝酒。
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所以甲亢病人容易出现血糖偏高。甜食容易诱发甲亢患者发生低钾,高脂食物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腹泻。所以应尽量少食蛋糕、可乐等高糖、高脂食物。
在调整饮食的同时,甲亢患者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及医生建议,适时调整饮食方案及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