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体检,看到检查结果没有向上/下的箭头,说明身体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也有一些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正常值高一点,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血糖水平。这可不是甜食吃多了,所导致的暂时现象,实际上已经迈入了“糖尿病前期”的大军之中。中国的大庆、芬兰、美国均有研究表明,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及延缓其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
目前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
①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L但<7.0 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
②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
③糖化血红蛋白:5.7%~6.4%。
以上三项中,满足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通常是在体检时发现,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可因胰岛素抵抗时,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分解身体的蛋白质、脂肪提供能量,出现体重下降、易饥、进食多,餐后出现疲劳、嗜睡。高血糖可影响晶状体调节,表现为间歇性视物不清。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加强运动以及药物干预。
具体目标:
(1)使超重或肥胖个体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
(2)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 kcal(1kcal=4.184kJ),超重或肥胖者应减少500~750 kcal。
(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每人每天食用盐的总量不超过5g。
(4)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min/周。
首先,饮食控制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总体原则: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清淡饮食、限制饮酒、坚决戒烟。
日常生活中,计算总热量时,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采用简单易行的“211餐盘法”。
“211”是指饮食的比例:
“2”个拳头大小的非淀粉类蔬菜:包括各种叶菜、瓜茄类、鲜豆、菌菇类和蔬菜等。
“1”个拳头的主食:包括各种的全谷物、薯类、杂豆类、水果等。
“1”个拳头的蛋白质:优质的蛋白质类,包括像鱼虾类,肉类(建议去皮食用)、蛋类、奶类(无糖)、大豆制品等。
然后,加强运动锻炼在高血糖的综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糖尿病前期人群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运动分散在一天的时间里:
(1)运动时间分配:每日3-5次短时运动,每次10-15分钟,分散于三餐后或工作间隙(详见下表)。
(2)注意事项:① 防止低血糖:运动前测血糖(若<5.6 mmol/L,补充15g碳水化合物)。② 足部保护:穿透气运动鞋,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
最后,若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可考虑予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干预。肥胖或超重人群可予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奥利司他等药物来减重、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