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肥胖的药物治疗

钟志标医生 发布于2025-03-16 19:30 阅读量256

本文由钟志标原创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示,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将会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版)指出,肥胖症通过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干预,如果无法达到减重目标,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物治疗。超重且伴有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至少一种,如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物治疗。

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共有五种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

(一)奥利司他

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甘油三酯的吸收,促进脂肪从肠道排出体外,可用于超重或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胃肠排气增多等。禁用于吸收不良综合征、胆汁淤积症、继发性肥胖、器官移植者以及服用环孢霉素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药物相关副作用。

(二)GLP-1受体激动剂

包括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该类药作用于下丘脑,增加饱食信号,减少饥饿信号;同时作用于胃肠道,延缓胃排空,减少胃酸分泌,从而达到通过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降低的效果。主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也是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腹痛等。少部分患者用药期间有胰腺炎风险。禁用于甲状腺髓样癌或者有该病家族史患者和2 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患者。

①贝那鲁肽为GLP-1 RA的短效制剂,用于减重的剂量为每次0.2mg,每日三次皮下注射。

②利拉鲁肽为该类药的长效制剂,一天一次皮下注射,用于成人减重最高剂量为每日 3.0mg。

③司美格鲁肽为 GLP-1 RA 的超长效制剂。司美格鲁肽起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维持剂量为2.4mg 或1.7mg 每周一次。

(三)替尔泊肽

它是针对GLP-1受体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受体的双靶点激动剂,可通过调节食欲来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和减少脂肪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与为GLP-1 RA 类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禁忌证包括:具有甲状腺髓样癌的个人病史或家族史,或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患者以及已知对替尔泊肽或产品中的任何辅料成分存在严重超敏反应者禁用。替尔泊肽推荐起始剂量为 2.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最大给药剂量为 1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


此外,超重或肥胖患者合并2糖尿病时,本指南未提及的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也显示具有弱于上述药物的中等强度的减重效果。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