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丨月经过少,怎么回事?

熊友仙医生 发布于2023-04-20 15:43 阅读量571

本文由熊友仙原创



月经过少是指女性月经量少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一般来说月经期间流出的血量少于50毫升。月经过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薄弱、贫血、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艾滋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严重者可影响身体健康和生育能力。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寒凝血滞、肝气不畅等原因引起的。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01
气血不足型






 经血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闭经, 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头晕眼花,失眠健忘, 皮肤干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补益气血,调理经脉。

食疗:多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冬虫夏草、当归、党参等。

药物治疗:常用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中药,如四物汤、八珍汤等。

02
寒凝血滞型 







月经量明显减少,色暗,夹血块,甚至出现闭经, 经来腹痛, 腰腹冷痛, 怕冷畏寒等症状。

治疗方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食疗: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姜、红糖、羊肉等,避免食用寒凉性食物,如西瓜、冰激凌等。

药物治疗:常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桂枝汤、温经汤等。


03
肝气不畅型





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闭经,周期缩短或延长, 情绪不稳, 乳房胀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调理肝气,疏通经脉。

食疗:多吃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柿子、枸杞、菊花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

药物治疗:常用具有疏肝理气、疏通经脉作用的中药,如逍遥散、柴胡汤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