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更容易发生骨折呢?如何预防?

郝敏医生 发布于2024-03-08 10:12 阅读量553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Ju-gO_77uRfyrY3t1vhhag

据统计,在美国,桡骨骨折占所有骨折患者的26%~46%;在中国,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20%,占前臂骨折患者的75%。60岁前,桡骨远端骨折的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60岁后,随着年龄上升,女性患者比例进一步增大。其他部位的骨折,比如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肱骨近端、骨盆髋臼等,也有类似的情况,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发生骨折呢?主要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程度较男性更为严重相关。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症分型


图片发自160App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 5~10 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 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中相近的病症有骨痿或骨痹。骨痿,是指没有明显的疼痛表现,或仅感觉腰背酸软无力的患者,虚证居多;骨痹,表现为全身骨痛,常有瘀血阻络,损及筋骨,故虚实夹杂为多。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1.不可控因素

包括种族、增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等。

2.  可控因素

(1)不健康生活方式 :

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体重过轻等。

(2)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

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肝肾及肺疾病等。

(3)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

包括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


图片发自160App



主要包括预防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

1.  调整生活方式

(1)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简单来说就是每天一斤蔬菜、一斤奶,四两肉。具体可参考下图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图片发自160App



(2) 充足日照:每周两次、每次15-30分钟的日照,可促进体内维生素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直接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注意避免涂抹防晒霜,但需防止强烈阳光照射灼伤皮肤。

(3) 规律运动:增强骨骼强度的负重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活动 ; 增强肌肉功能的运动,包括重量训练和其他抵抗性运动。这里尤其要提倡的是太极拳运动。众多的研究表明,长期太极拳运动可提高骨密度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摔倒引起骨折的风险。

(4)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

(5) 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6) 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如清除室内障碍物,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等。

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 钙剂:一提到抗骨质疏松,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钙片。但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尽可能通过膳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才给予钙剂补充。

简单说,就是一斤蔬菜、一斤奶,就可轻松地完成“食补”补钙的目标。

(2)维生素D 首先建议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周两次、每次15—30分钟的日照,可促进体内维生素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对于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者,应给予维生素D补充剂。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