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腹壁疝(一):病因,发病率,预防和治疗

吴恺明医生 发布于2023-04-04 22:36 阅读量4210

本文由吴恺明原创

  • 什么是腹壁疝
腹壁疝(ventral hernia)是指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腹部脏器(如肠管)通过腹壁薄弱区域向外突出的一种疾病。
如果腹壁的薄弱区域是由于先天腹壁肌肉或筋膜组织的缺陷导致的,称为原发性腹壁疝根据发生的部位命名,原发性腹壁疝主要包括:白线疝、脐疝、半月线疝和腰疝。
如果腹壁的薄弱区域是由于创伤性因素导致的,称为继发性腹壁疝继发性腹壁疝主要包括:切口疝、造口旁疝和外伤性腹壁疝。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腹壁疝的症状包括:
  1. 腹部的肿物:在腹部可以触摸到突出的肿物,在咳嗽、站立或用力排便时明显,平卧后肿物消失。是最常见的表现。
  2. 疼痛或不适:可能会感觉到腰背部的疼痛、不适或压迫感,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用力活动后会加重。
  3. 胀气或腹胀:可能伴随有胀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 腹壁疝的发病率2%-20%,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
  • 导致腹壁疝的危险因素包括:

  1. 腹部手术和外伤。

  2. 各种导致腹压增加的因素:肥胖、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主动或被动的)呕吐、妊娠。

  3.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组织逐渐变得松弛,容易发生腹壁疝。

  4.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腹壁疝。

  5. 潜在的遗传易感因素:腹壁疝和胶原代谢异常相关,也可以是某些遗传综合征(例如Ehlers-Danlos 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 腹壁疝需要治疗吗?

腹壁疝需要治疗腹壁疝绝不是单纯腹壁美观度的小问题;也不仅仅是嵌顿和内容物坏死的急症风险;腹壁疝最为重要的危害是可能进展为腹壁功能不全,在进展过程中,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骨骼系统均造成损害。
  • 腹壁疝的治疗手段

腹壁疝不能自愈,药物和康复锻炼治疗无效,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腹壁疝的方法。如果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暂时无法耐受手术,可考虑用腹带延缓腹壁疝的进展。
  • 腹壁疝的治疗时机

腹壁疝(尤其是切口疝)明确诊断后,在条件许可时,建议早期手术修补,不建议等待观察。和腹股沟疝相比,采取非常积极的治疗策略。腹壁疝本身会随时间进展,且过程中对全身多系统产生慢性损害,一旦进展至腹壁功能不全的阶段,情况将变得非常复杂和棘手,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显著升高,甚至失去治疗机会。
  • 总结,腹壁疝的病因是腹壁肌肉和筋膜组织的缺陷或薄弱。发病率高。针对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包括:控制体重、减少应酬后的催吐、锻炼内核心肌群。一旦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却已覆水难收。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