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腹股沟疝(五):屋漏偏逢连夜雨,腹透患者合并腹股沟疝怎么办

吴恺明医生 发布于2023-04-04 21:49 阅读量1403

本文由吴恺明原创

大家好,早前我们总结过女性腹股沟疝的处理策略;今天,我们讨论另一个特定人群腹股沟疝的处理。这个人群注定会长期受基础疾病的困扰,而且治疗过程中还非常容易并发腹股沟疝,算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状态。这个人群就是腹膜透析的患者。疝疾病会不会成为压垮腹膜透析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呢?读完这篇短文,您一定会有清晰的答案。

腹膜透析患者,指的是因终末期肾病接受腹膜透析(下文简称“腹透”)治疗的病人,其中多数使用持续性非卧床腹透。持续性非卧床腹透经济有效易操作,但因为长时间大容量的透析液驻留腹腔,会造成腹内压持续升高;同时终末期肾病患者因为代谢和营养的因素,多伴腹壁功能不良。概括就是腹压高伴腹壁弱,所以,超过10%的腹透患者,在腹透的早期就发生腹股沟疝

患者就诊时,最常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医生,我正在腹透,可以做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吗?”

答案是:可以的。但手术前建议细致评估全腹壁状态,并做充分的术前准备。至少包括:

(1)影像学检查。
(2)制定围术期“持续非卧床腹透”的替代方案。
(3)麻醉的选择:建议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4)手术方式的选择:建议开放方式的补片修补术,手术中尽量避免切开疝囊。微创手术因补片放置在腹膜前间隙,产生的疤痕会导致后续肾移植手术时膀胱暴露和输尿管再植的困难,所以不作为推荐。
(5)术前6小时排空腹腔内的透析液。


患者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做完手术后,还可以继续腹透吗?”

答案是:大部分患者都可以,但不绝对。多数患者在度过术后2-4周的腹透过渡替代治疗后,可以恢复原方案腹透。失败的原因多是基础疾病的进展或腹腔容量不满足腹透的需要。针对“持续性非卧床腹透”的替代方案,常用有机控的自动化腹膜透析和临时性的血液透析,各中心可根据经验选用。机控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比持续性非卧床透析,可在夜间平卧位进行,有助于减少前下腹壁张力,降低手术切口并发症。


从医生的角度,提倡腹透合并腹股沟疝的患者尽早手术,因为:

(1)尽早手术死亡率低:腹压增高因素无法避免且持续存在,导致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的机会大大增加,再加上终末肾病的影响,急诊手术死亡率高。

(2)尽早手术并发症率低:手术要求尽量避免切开疝囊。这在越早期的腹股沟疝,越容易做到。完整的疝囊可减少术后腹透液的外溢,降低手术区域的并发症。

总结:在决定实施持续性非卧床腹透前,就对腹壁完整性和腹腔容积进行评估,在开始腹透前或留置腹透管的同时,对腹壁缺损进行修补。多囊肾患者因腹腔容积小、初始腹压高,疝修补后腹腔难以扩容,较难恢复腹透;所以,多囊肾应慎重选择腹透作为替代肾治疗。治疗合并腹透的腹股沟疝,需要肾内科、疝外科、麻醉科等有经验的多学科团队协作,使腹股沟疝不成为压垮腹透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