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手足口病在中医,属于“疫疹”“湿温”范畴,多因外感湿热邪毒所致,调理以清热解毒、利湿透疹为核心,结合不同阶段辨证施治,同时配合护理调整。中医将该病分为三个病期,初期,中期和恢复期,三期的病情和治疗是不一样的。
初期:邪犯肺脾。以呼吸和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发热轻微、流涕咳嗽、口腔及手足出现少量疱疹。可予银翘散,桑杏汤之类加减。
中期:湿热壅盛。以发热疱疹为主。表现为高热、口腔及手足疱疹较多、疼痛明显、烦躁口渴。可予甘露消毒丹加减。
恢复期:气阴两虚,余邪未清。以发热渐退,皮疹渐消,人无力,进食少为主。表现为低热渐退、疱疹渐消、食欲不振、乏力。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外治法是中医药治疗的一大特色。
口腔疱疹疼痛:可用金银花、野菊花、板兰根等煎水含漱或擦拭口腔。
手足疱疹:可用苦参,苍术,苍耳子,路路通等煮水洗澡。
饮食调理:患病期间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可食用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利湿食物;恢复期可适当吃山药粥、小米粥等健脾养胃的食物。
保证患儿休息,室内保持通风,避免过热;勤剪指甲,防止抓挠疱疹引发感染。
须注意,中医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患儿年龄、体质及病情辨证用药。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等重症表现,应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