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现血精,是不是就等于得了绝症?
最近我们男科门诊接诊了四个因血精就诊的患者:第一个今年23岁,和女朋友谈恋爱一年了,前几天两人决定真正的拥有彼此,过了人生中第一次性生活。竟然发现精液里竟有血丝,当场就给吓懵了,立马来医院检查;第二位今年42岁,用他的话来说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性生活也好久才有1次,3月前和老婆商量着响应国家号召准备要老三。当晚在进行‘造人行动’时,发现射出的是“咖啡”,当时以为是上火,想着过几天就好了,可在接下来的性生活中,依然如此,并且时不时出现下腹部疼痛,尿急、尿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前后已经3个多月,自己吃的消炎药效果也不好,怀疑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症,于是赶紧来医院检查。第三位今年55岁,从年轻时候就有一个毛病,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射完精液后第一次排小便就会出现尿前一段呈鲜红色,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他,总觉得自己得了什么大病,也不敢和爱人说,也不敢去医院看,最近这个情况被爱人发现了就拉着来医院检查。第四位是61岁,10天前体检发现前列腺表面抗原增高,为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做了前列腺穿刺活检,回家后首次性生活发现血精,返回医院检查。在门诊遇到这样的患者,我通常首先会说:“别急,我们查一查看,大概率不是绝症”。
那这四位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经过检查,第一位确诊为精囊炎,保守治疗后血精消失。第二位病程较长,做了检查提示精囊积血伴结石,经过精囊镜确诊并将结石取出,现在已经回去准备“ba业”了。第三位尿道镜检查提示尿道畸形血管出血,双侧精囊排精正常,手术后顺利解决问题,也解开了多年的心结。第四位通过结合病史考虑为近次前列腺穿刺活检所致,回家观察。
血精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精发作时,精液由正常时的灰白色突然变成红褐色、粉红色或混有血丝,当然是混进了血液所致,其颜色变化取决于出血时间的早晚,如果是新鲜出血,精液颜色可呈鲜红色,出血量多时整份精液会完全呈血性,而且会形成凝血块;如果排精间隔时间过长,血液积存在精囊内时间久了,血液中的铁经过氧化则呈铁锈色;如果出血量较少,而且为单侧精囊出血,可能精液中仅仅混有少许血丝;如果长期反复血精,精囊内大量沉积的血块会机化,慢慢形成结石。临床上血精这种症状并不少见,大约占泌尿外科所有症状的1%左右,常见于20-50岁性活动较活跃的青壮年 。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血精?
引起血精的主要原因是泌尿生殖道炎症、梗阻和结石,占血精患者的比例2/3。泌尿生殖系感染包括附睾炎、附睾睾丸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其中以精囊炎和前列腺炎最为常见。对于50岁以上的血精男性应排除泌尿生殖系统癌症。除此之外,全身出血性疾病、盆腔局部的外伤、手术、穿刺也是血精的病因。
血精的治疗方法该如何选择?
若属于有明显诱发因素的偶发性血精,比如因过度纵欲,频繁手淫或性刺激、性交中断、长期禁欲、手术创伤等诱发的血精,一般具有自限性,常不需要治疗。只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戒酒,规律性生活,避免过度手淫、久而不射、性交中断等不良性行为。1-2个月后常可自愈。
对于首次发生血精,无明显诱因,同时无其他伴随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与适当药物治疗,主要以止血及中成药为主。对于首次发生血精,无明显诱因,但伴随有尿痛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可酌情给与抗生素、止痛药物等对症治疗。
对于长期无规律性生活的老年血精患者,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前列腺、精囊的恶性病变,之后可选择观察等待或者积极腔镜手术。
对于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血精、迁延不愈病程超过1月以上,或者合并精液量少、男性不育的一定要完善相关的影像学检查(B超、核磁)进一步明确原因,必要时行尿道镜或者精囊镜进行检查诊治。目前我们针对顽固性血精患者,已开展国际上先进的精囊镜微创术进行治疗。该微创技术因创伤小,观察直接、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诊断、治疗血精和少弱精症的新武器,适用于血精症、精囊结石、肿瘤、少弱精症等疾病的详细检查和精准治疗。
血精患者手术中能看到什么?
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图二:射精管口排出的混浊精液(炎症合并出血)
图三:镜下观察尿道异常扩张的血管
图四:正常的精囊内部管腔
图五:精囊内结石(血精常见病因之一)
血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2.避免过度房事、频繁手淫或性刺激、性交中断、长期禁欲等;3.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焦虑的心理,积极治疗并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