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岁的黄先生突发解黑便6小时,呕血1小时入住我院消化内科,动态复查血红蛋白由117g/L快速降到85g/L(中度贫血),完善胃镜发现:胃体近贲门端黏膜粘膜下肿物出血(2.5×2.5cm),CT示:胃脾间隙肿块(约15×10cm),与胃壁分界欠清。通过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联合会诊,诊断:胃巨大间质瘤出血(外生型)。
术前CT
经过消化内科保守治疗,临时止住了瘤体出血,随后我科接力,施行了单孔+1腹腔镜胃肿瘤切除术,肿瘤体积大且离贲门3cm,术中采取腔镜下手工切除、缝合保障不损伤贲门和尽可能保留胃腔。黄先生术后康复顺利,现已康复出院。
肿瘤标本与手术切口
黄先生出院时,还获赠一份私人定制的全程治疗计划手册。胃肠肿瘤的的规范治疗与全程管理至关重要,手术很关键,但只是其中一个环节,黄先生后续要完善基因检测充分评估“瘤品”,瘤体>10cm属于高危组,需口服靶向药3年巩固疗效,还要终生随访以更好地监测病情变化。
胃肠肿瘤全程治疗计划手册
知多D: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Cajal细胞或其前体细胞,所有GIST均有恶性倾向,约10%~30%为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绝大多数GIST具有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活化突变。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外科手术联合靶向药物综合治疗已成为GIST当前标准治疗模式之一,接受规范治疗的GIST病人生存期显著延长,有望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因而对GIST病人实行全程化管理十分重要。
温馨提示:若觉得文章有帮助,就关注甄医生吧,将动态推送最新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