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岁的黄小姐万万没想到,右下腹痛2天以为阑尾炎犯了,来到医院查CT发现“元凶”竟是腹膜后肿瘤!
门诊增强CT提示:右下腹腹膜后腰大肌前方肿块影(6×4cm),周围渗出及增粗、迂曲血管影,血常规:WBC 12.63×10^9/L,NEUT% 70.3%。入住胃肠外科后,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召集泌尿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肿瘤科、脊柱外科、超声介入、介入科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会诊考虑腹膜后肿瘤局部坏死继发感染,CT/MRI提示瘤体挨着髂血管,右侧输尿管途经瘤体但显示不清,此外,患者体重偏高(174cm,95kg,BMI 31.4)也增加了麻醉风险与手术难度。
术前CT
多学科联合会诊
经过抗感染治疗,复查MRI示瘤体周围炎症渗出较前吸收,随即制定手术方案:术前麻醉科充分评估了肥胖患者的麻醉风险与对策;泌尿外科先行膀胱镜留置了右侧输尿管支架,以降低术中损伤风险;肿瘤位置深且毗邻大血管,做好术中备血和开腹手术准备后,最终胃肠外科为黄小姐施行了单孔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黄小姐术后恢复非常顺利,手术次日即可下地走路、喝流食,现已康复出院,术后病理:平滑肌瘤伴灶区梗死。
梁锐教授、甄潮辉医生手术团队
手术标本
手术切口
腹膜后肿瘤是指起源于腹膜后腔隙, 并除外起源胰、肾、肾上腺、血管等的肿瘤。该病发病率较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1-0.2%,约60-85%为恶性。由于腹膜后肿瘤位置深在、发病隐匿,常症状不典型,难以早期诊断,常常在肿瘤巨大、侵犯或挤压周围脏器发生合并症状时才能发现。其组织类型繁多,且目前放化疗对许多腹膜后肿瘤都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腹膜后肿瘤最有效的方法。黄小姐因腹痛而发现此病,术后病理提示良性肿瘤,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温馨提示:若觉得文章有帮助,就关注甄医生吧,将动态推送最新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