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癌手术,为什么有些病人需做“肠造瘘”?

甄潮辉医生 发布于2023-07-13 12:28 阅读量3119

本文由甄潮辉原创

住院时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病房里有的结肠癌、直肠癌病人做手术后,会在肚皮做一个肠造口,而有的病人却不用,这是为什么呢?


一、什么是“肠造瘘”?

“肠造瘘”也叫“人工肛门”,分永久性造口、预防性造口,通过在腹壁切一个小口,将肠管从腹壁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使其代替肛门行使排便功能。顾名思义,永久性造口就是不能还纳,需伴随终生。 预防性造口也称保护性造口或转流性造口,一般术后3-6个月还纳。由于其粪便转流作用,减轻了因吻合口漏导致的腹盆腔感染、脓肿等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从而降低了二次非计划手术的概率。预防性造口并未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亦不会延长术后住院天数。

袢式造口

单腔造口 双腔造口

二、哪些病人要做预防性造口? 一种情况是中低位直肠癌病人: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推广以及对直肠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比例越来越高,但吻合口漏仍然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24%,相关病死率可达6%~26%。因此,预防性造口是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患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术前做了新辅助放化疗等病人。

另一种情况是术前有肠梗阻、腹腔感染、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受到污染的病人:术前有肠梗阻时,行肠道准备效果很差,肠道残留大量粪便与细菌,而且肠壁明显水肿,吻合口容易出现感染甚至坏死引起肠瘘,术前有腹腔感染或肠穿孔肠瘘也是这个道理。

三、哪些病人要做永久性造口? 如果病人因直肠癌位置过低、肛管癌而没办法保留肛门,则要做永久性造口,还有就是严重多发伤做了肠造口、肿瘤晚期导致肠梗阻,部分病人需做永久性造口。


总体而言,永久性造口属于病情需要,无法避免。对于预防性造口,医生普遍采取审慎、严谨的态度,能不做尽量不做,但有些情况不做又不行,因此需视病情而定。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