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双眼度数不一样,该怎么正确矫正呢?(下)

黎颖莉医生 发布于2023-09-05 11:18 阅读量724

本文转载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眼科

正确矫正

屈光参差




左右眼度数不一样

在医学上被称为“屈光参差”

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影响也有不同

这一点我们在上期已经讲过了

我们知道了屈光参差对眼睛的影响

那么又该如何正确矫正呢?

这一期我们就来讲讲正确矫正的方法


屈光参差正确矫正的方法



造成屈光参差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日常用眼习惯。不及时治疗和矫正双眼屈光参差可能会对视力和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屈光参差该如何正确矫正呢?

01

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器具,应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对于儿童近视患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过矫会导致调节过度,加重近视发展,应当避免。单焦镜为临床常见框架眼镜类型,对于调节存在问题的患者还有双焦镜、三焦镜和渐进镜等。双焦镜上半部分焦点距离为远距离物体,下半部分焦点距离为阅读距离。渐进镜可增加视物远近范围,早期老视且不要求视近时视野大的人群适用。视近有明显外隐斜或外斜的青少年配戴渐进镜片可能会加重症状,影响双眼视功能。

02

角膜接触镜


《软性接触镜》

可用于近视的矫正,部分儿童可用于恢复双眼视和促进视觉发育。无自理能力的儿童或老年人若有需求必须在医师和监护人的密切监督下使用。眼部有任何活动期急性炎症、全身有影响配戴的病变、过分神经质、个人卫生不良、依从性差而不能定期复查、对护理液过敏或生活工作环境卫生差者,应禁用或慎用。

《硬性接触镜RGP》

适用于有需求而又无禁忌证的任何年龄配戴者。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因存在对问题察觉敏感性或操作依从性问题,应增加对安全性的监控。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尤其是圆锥角膜及角膜瘢痕等所致的不规则散光可优先考虑选择。眼表活动性疾患或影响接触镜配戴的全身性疾病等应禁用。长期处于多风沙、高污染环境中者、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等应慎用。

《角膜塑形镜(OK镜)》

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临床试验发现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约0.19毫米/年。在一般接触镜适应症与非适应症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未成年儿童需要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对于较高屈光度数等疑难病例的验配,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考虑验配。

03

手术矫正

近视的手术矫正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度,主要方法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视矫正手术需要严格按照各类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筛查和实施,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对于年龄在18岁以上,屈光力稳定在2年以上,精神及心理健康、具备合理的摘镜愿望和合适的术后期望值者可以考虑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但在手术前需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符合相应规定的角膜厚度、屈光度数及预设切削深度等条件方可进行手术,不同术式的术前条件要求不同。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一般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不愿意戴眼镜但又不适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者。采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矫正近视是在保留自然晶状体的情况下,在前房或后房植入负度数人工晶状体。以上就是常见的近视矫正方法介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近视度数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具体治疗矫正方案请根据检查结果听取就诊医生的建议。





    专家简介黎颖莉,日本大阪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眼科硕士生导师和国际公共卫生硕士(IMPH)留学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中日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研究员,岭南名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青年后备人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长期从事眼科临床、保健、教学与科研工作,有丰富眼科常见病临床经验,是干眼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分中心PI,曾领衔创建了深圳市首个省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在角膜与眼表疾病诊治、干眼个体化综合诊疗、屈光不正矫治以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牵头制定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规范操作指南1项,先后参与制定我国眼科疾病专家共识诊疗规范9项、伦理专家共识1项、眼科图像数据使用指南1项。

       擅长各类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超乳手术等眼前段手术和眼睑、结膜手术等常见外眼手术,曾获广东省医学会眼科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临床治愈病例入选《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主持合作共建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眼健康慈善空间),被人民资讯和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广泛报道,受到国家卫健委专家团的一致好评。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临床研究项目各1项,负责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日本学术振兴会基盘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和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各1项。主编眼科专著2部、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读本1册,以首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2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高PCSI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眼科基础TOP期刊IOVS发表论文3篇。

       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常务委员,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眼病防治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接触镜专委会委员和屈光白内障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学会(ARVO)会员和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等二十余项学术兼职。《眼科新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国际眼科杂志》审稿人。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眼科

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2:30     

                     下午13:30-16:30

地址:海珠区工业大道中253号珠江医院眼科门诊部5楼

眼科病房:住院部14楼

预约电话:135 3333 0068

✦乘车路线

地铁:宝岗大道地铁站C出口步行915米

公交:9路,29路,31路,59路,75路,79路,220路,珠江医院站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