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由李伟力、黎颖莉原创
经常听到一些孩子的家长在发愁:“我的孩子都3、4岁了,怎么视力还是不到1.0啊?是不是有弱视啊?要不要配眼镜啊?”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让这些父母简要了解孩子出生后,视力发育的过程,消除他们的顾虑。以及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开始挽救治疗。
人类的视觉发育在生长过程中不停地发展与变化,视力在出生后几个月开始逐渐增进,要到七、八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全。正常的单眼视力、两眼相等的平衡视力、立体视力、双眼融合视力都是绝对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有“双眼视觉”,进一步才可建立“立体视觉”,才能称为发育正常的视力。
人类视力的发育可分以下几阶段:
一、怀孕期
在母亲怀孕第四周,胎儿的视觉就形成。此时,眼球很小(比针头还小),甚至谈不上是眼球,而且被一层神经皮层包覆着。以后四、五个月,眼神经、血管、水晶体和视网膜开始发育。到第六个月末,胎儿眼睛已有很大的发展。
二、新生儿
正常新生儿两个眼球虽然成形,其视力并未完全发育。眼科界一般共识是,出生到一星期左右的婴儿视力只有0.01至0.02,只能看到眼前的物体移动。一个月大的婴儿视力为0.05至0.1。出生到三个月之间,因为看不清,眼球并不会固视一个目标,而会被移动的脸孔、鲜艳的颜色、明亮或有响声的物体所吸引。甚至有时候会表现出“斜视”的外观,都是正常的情况。
三、出生3个月
这个时候,视力还在0.1左右。大多数幼儿的视觉可以很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一个物体上。鲜艳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这些都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四个月时,眼睛开始建立立体视觉。
四、出生3个月至半岁
在这个时期,视网膜己有很好的发育,但是视力仍“较差”。幼儿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近处物体的细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对于距离远近的判断也开始发展。五个月时,开始建立双眼的融合能力。
五、6个月
此时,眼睛约有成年人三分之二的大小。看物体是双眼同时看,从而获得正常的“两眼视觉”。而视物时,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在继续发展。
六、一岁
一岁左右,幼儿的视力进一步全面发展。眼、耳、手、身体的协调更自然。此时视力约为0.2至0.3。一岁之前的视力为进展迅速的“可塑期”,若视线被遮住,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眼睑下垂等,不及时治疗,则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退化,导致不可逆的弱视。
七、2至4岁
此时的儿童喜欢看图片、画画、涂鸦,带有图片的故事常能吸引儿童的专注,因为此时的孩子眼睛都处在轻度的远视离焦状态,所以三岁儿童的正常视力只有0.6左右,四岁时的正常视力为0.8左右,但是有的儿童视力会好于平均水平。三岁时,眼球立体视觉、融合功能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八、5至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常视力应该达到1.0左右了,若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就要及时查出原因。看看是不是有近视、较高度的远视、斜视等等。若发现配戴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低于0.8,则可能已经患有弱视。但是此年龄阶段通过各种治疗措施,弱视尚有“补救”的机会。
九、8至9岁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视力发育已基本完成,不会再有大的波动。若此时才发现有弱视或没有双眼单视、缺乏立体感的视觉,则矫正的机会就不大了,视力与视觉质量的治疗预后都不会太乐观。所以孩子眼疾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图片开源于网络)
专家简介:李伟力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屈光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视光学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美国科医人公司亚太区技术服务荣誉顾问。李伟力教授是我国第一代屈光手术与近视矫正专家,对近视、远视、老视和飞秒激光白内障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在儿童近视矫治、视觉障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其医疗技术水平在业内首屈一指。同时,他还曾兼任国内外二十六家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的手术指导。
黎颖莉,日本大阪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眼科硕士生导师、IMPH留学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中日笹川医学项目研究员。岭南名医录上榜眼科专家,深圳市眼病诊治质控中心专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首批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学科骨干培养对象),中国医师协会眼科青年后备人才。从事眼科临床、保健、教学及科研工作十多年,领衔创建了我市首个省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作为学组委员和起草小组成员参与制定我国干眼领域专家共识诊疗规范6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临床研究项目各1项,主编眼科专著1部、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读本1册,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眼科TOP期刊IOVS发表论文3篇。 擅长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部整形手术,以及各种眼科激光治疗和干眼个体化综合诊疗。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接触镜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兼角膜组秘书,深圳市视光学会理事、Vision Performance and Metaverse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免疫与视觉专委会委员、视光教育专委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协会亚洲分会会员等。《眼科新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双核心期刊审稿人,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卫生健康外语人才库专家,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审评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