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

黎颖莉医生 发布于2022-02-24 03:49 阅读量1020

本文转载自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眼科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年龄想关的眼底疾病,它发病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视力和生活质量。老年黄斑变性是欧美发达国家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


病因:

老年黄斑变性发生的确切原因不清,但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女性、种族、家族遗传史、长期暴露于阳光、部分营养的缺乏等等。其中吸烟者发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6.6倍,而人种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白种人较黑种人和黄种人更容易患病。


分型:

老年性黄斑变性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两型。萎缩型(又称干性或非渗出性)主要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等引起的黄斑区萎缩变性。渗出型(又称湿性或盘状)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侵入视网膜下,导致黄斑区视网膜素上皮下或神经上皮下浆液性或出血性的盘状脱离,最终形成机化瘢痕,导致中心视力的严重丧失。


临床表现:



治疗:

对于较为严重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其病因主要是因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所以治疗针对脉络膜新生血管。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激光光凝为主,但是由于激光损伤大,术后视力多遭受不可逆的丧失。目前损伤更小,副作用更低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或联合光动力学治疗已经完全取代传统的激光治疗方法。同时,在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最新的研究更关注于营养素的干预和预防,而在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更有效、使用更简单、副作用更低、风险更低的抗新生血管的滴眼液和口服药物也在不断涌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研究的突破,有望在未来黄斑变性的治疗有着更大的进展,造福于千千万万老年患者,使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再成为老年人视力下降的第一杀手,使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晰、更明亮。


专家简介:黎颖莉,日本大阪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眼科硕士生导师、IMPH留学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中日笹川医学项目研究员。岭南名医录上榜眼科专家,深圳市眼病诊治质控中心专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首批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学科骨干培养对象),中国医师协会眼科青年后备人才。从事眼科临床、保健、教学及科研工作十多年,领衔创建了我市首个省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作为学组委员和起草小组成员参与制定我国眼科疾病专家共识诊疗规范6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临床研究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日本学术振兴会基盘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和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各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主编眼科专著1部、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读本1册,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眼科TOP期刊IOVS发表论文3篇。

擅长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部整形手术,以及各种眼科激光治疗和干眼个体化综合诊疗。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接触镜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兼角膜组秘书,深圳市视光学会理事、Vision Performance and Metaverse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免疫与视觉专委会委员、视光教育专委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协会亚洲分会会员等。《眼科新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双核心期刊审稿人,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卫生健康外语人才库专家,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审评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专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