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不是青春的专利,科学护肤,管住手,不挤痘!

张丽波医生 发布于2025-06-05 16:14 阅读量235

本文由张丽波原创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

重要约会前一天

额头突然冒出又红又肿的“大痘

精心打扮准备拍毕业照

脸颊的痘痘却比笑容更抢镜

对着镜子

忍不住对下巴上此起彼伏的闭口“痛下杀手”

结果留下更难消退的痘印痘坑……


别慌! 这就是痤疮,俗称“痘痘”、“青春痘”。但请注意,它绝不仅仅是青春的“专利”!

今天,我们就来一场科学战“痘”之旅,揭开痤疮的神秘面纱。


一、 痤疮,到底是怎么来的?

别再简单归咎于“上火”或“吃辣”了!

痤疮的形成,是一场在毛囊皮脂腺单位上演的“四幕悲剧”:

”灾泛滥(皮脂分泌过多): 受雄激素(男女都有)影响,皮脂腺开足马力生产油脂(皮脂)。

”你没商量(毛囊角化异常): 毛囊口的角质细胞过度增生、排列不整齐,把出口堵死了。皮脂排不出去,和死皮细胞混合,形成闭口(白头粉刺)或黑头(黑头粉刺)。

”临城下(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 被堵住的毛囊内部,氧气减少,成了厌氧的痤疮丙酸杆菌的“天堂”。它们大量繁殖,分解皮脂。

”重爆发(炎症反应): 细菌代谢产物作为“刺激物”,会激怒毛囊壁和周围的皮肤组织,引发红肿、疼痛的炎症反应——于是,红痘痘(炎性丘疹)、脓包(脓疱),甚至更深更痛的结节、囊肿就诞生了!



二、 谁在给痘痘“煽风点火”?

激素波动: 青春期、月经前后、孕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遗传因素: 父母有严重痤疮,子女风险增高。

生活方式:

     饮食争议: 高糖、高脂(尤其是高升糖指数食物)、牛奶(特别是脱脂奶)可能与部分人痤疮加重有关。       辛辣食物目前证据不足,但可能刺激已有炎症。

     压力山大: 压力激素会刺激皮脂腺。

     作息混乱: 熬夜影响内分泌和皮肤修复。

不当护肤/化妆: 使用过于油腻、封闭性强的产品(闷痘),清洁过度(破坏屏障),频繁去角质(刺激炎症)。

环境因素: 高温潮湿环境(促进皮脂分泌)、空气污染(增加炎症)。

摩擦挤压: 戴口罩、托腮、用手挤痘(大忌!会加重炎症、扩散感染、留疤!)


三、 科学战“痘”,收好这份指南!

基础清洁要温和:

选择弱酸性或中性、温和的洁面产品(氨基酸类洁面是优选)。

每天1-2次,水温适中。切忌过度清洁、暴力揉搓!

保湿修复不能少:

痘痘肌也需要保湿! 选择质地清爽、不油腻、标识“非致痘性”的保湿产品。皮肤屏障健康是抗炎的基础。

管住手,不挤痘:

挤痘是留疤留坑的罪魁祸首!实在需要处理,请找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

中重度/顽固痘痘:看医生!

医生会根据严重情况,开具外用药、口服药、物理/化学治疗等,需在专业机构操作。


战“痘”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持久战。了解敌人,用对方法,保持良好心态,你一定能拥有更光滑、更健康的肌肤!青春痘,不是青春的必需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