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痒脱皮就是“脚臭”?
喷点止汗剂就能解决?
大错特错!
脚气和脚臭看似都与脚部问题相关
但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混淆二者可能导致错误用药、延误治疗
甚至让真菌“趁虚而入”
一、脚气 vs 脚臭:本质完全不同
1. 脚气(足癣)
本质:由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属于真菌感染。
症状:
脚趾缝、脚底出现水疱、脱皮、糜烂、渗液。
剧烈瘙痒,抓挠后可能扩散至脚背、趾甲(引发灰指甲)。
严重时伴随红肿、疼痛甚至细菌感染。
传染性:可通过共用鞋袜、赤脚踩踏污染地面传播。
2. 脚臭(臭汗症)
本质:脚部细菌分解汗液产生异味,属于生理性或卫生问题。
症状:
脚部散发酸腐味、臭味,运动后或穿不透气鞋袜时加重。
可能伴随多汗、潮湿,但无脱皮、水疱等皮损。
传染性:不传染,但卫生习惯差可能滋生细菌。
二、一张表快速对比脚气与脚臭
分不清脚气与脚臭,就像把“感冒”和“鼻炎”混为一谈——看似症状相似,实则南辕北辙!
学会辨别二者,才能避免无效治疗和健康隐患。若脚部问题持续不愈,务必及时就医,通过真菌镜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