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
皮肤突然泛起大片红肿风团
瘙痒像蚂蚁在皮下爬行
抓挠到破皮也无法缓解
白天
风团暂时消退
但几个小时后卷土重来……
这是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日常
一、慢性荨麻疹:不只是“过敏”那么简单
许多人误以为荨麻疹只是“吃了过敏食物”引发的急性反应,但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的机制复杂得多:
典型症状: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伴随剧烈瘙痒,单个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作。
病因多样:
A、自身免疫异常(占40%-50%):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细胞,释放过量组胺。
B、慢性感染:幽门螺杆菌、蛀牙、鼻窦炎等可能成为诱因。
C、物理刺激:压力、摩擦、冷热变化等触发“物理性荨麻疹”。
D、特发性:约50%患者找不到明确诱因,可能与免疫系统持续紊乱有关。
误区纠正:
❌“忌口所有海鲜就能好”→ 仅有少数患者与食物过敏直接相关。
❌“涂药膏就能根治”→ 外用药仅能短暂缓解,需系统性治疗。
二、为什么慢性荨麻疹难缠?
免疫系统的“记忆效应”:部分患者的免疫细胞持续释放炎症因子,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也会发作。
诱因隐蔽:压力、疲劳、内分泌变化等“隐形推手”难以完全规避。
诊断复杂:需排除甲状腺疾病、红斑狼疮等潜在关联疾病,常需做血常规、过敏原筛查、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等。
三、科学治疗:从控制症状到减少复发
治疗目标:短期内缓解瘙痒和风团,长期降低复发频率。
辅助疗法:从身心调节入手
冷敷止痒:用湿毛巾冷敷患处(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减压练习:瑜伽、冥想可降低应激反应引发的发作频率。
记录发作日记:记录饮食、活动、情绪状态,帮助医生锁定潜在诱因。
慢性荨麻疹虽难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重要的是,不要因疾病陷入自我怀疑——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象征。及时就医,调整心态,你终将找到与身体和平共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