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灼伤”你的皮肤——可能是日光性皮炎在作祟!

张丽波医生 发布于2025-05-11 17:20 阅读量213

本文由张丽波原创

夏日的阳光总是让人又爱又怕

海滩、露营、郊游……

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

不少人却遭遇了皮肤红肿、瘙痒

甚至起水疱的困扰

这可能是日光性皮炎在作祟

什么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又称“日晒伤”或“紫外线过敏”,是皮肤因过度暴露于紫外线(UV)后引发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它并非简单的“晒黑”,而是一种皮肤对紫外线的异常敏感或过敏状态,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或反复发作。

典型症状:你的皮肤在“求救”

急性期(晒后2-24小时):

皮肤发红、灼热感(类似烫伤),严重时出现水肿、水疱或脱皮。

伴随瘙痒或刺痛,触碰时疼痛明显。

慢性期(长期反复日晒):

皮肤粗糙、增厚,出现网状色素斑(如“老年斑”提前)。

弹性下降,加速光老化,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


谁容易中招?

肤色较浅人群:黑色素少,对紫外线防护能力弱。

儿童和青少年: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

光敏感体质者:家族遗传或免疫异常。

特殊药物/化妆品使用者:

药物:四环素类抗生素、利尿剂、部分抗抑郁药等。

化妆品:含酒精、果酸、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长期户外工作者:如农民、建筑工人。


预防:防晒是“头等大事”

物理遮挡:

宽边帽、防晒衣(UPF 50+)、太阳镜(防UV400)。

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长时间暴露。

防晒霜:

选择广谱防晒(SPF≥30,PA+++以上),户外活动每2小时补涂。

注意易忽略部位:耳后、脚背、唇部(用防晒唇膏)。

增强皮肤耐受力:

春季开始逐步增加日晒时间,避免夏季突然暴晒。

日常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需遵医嘱)。

何时需要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皮肤科:

晒伤面积大,伴有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水疱破裂渗液,疑似感染(红肿加重、化脓)。

皮疹反复发作,常规治疗无效,需排查其他光敏性疾病。


日光性皮炎并非“小毛病”,它是皮肤对紫外线的警告信号。科学防晒、及时修复,才能让肌肤健康地与阳光共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