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状疱疹
(俗称“缠腰龙”或“蛇串疮”)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许多人认为
一旦得过带状疱疹
身体就会产生终身免疫力
不会再被这种疾病困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本文将从病毒特性、免疫机制和临床数据出发,为您揭开真相。
带状疱疹的“前世今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时,通常表现为水痘(儿童常见)。痊愈后,病毒并未被彻底清除,而是潜伏在脊髓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年老、压力、疾病或药物影响),病毒可能被重新激活,沿神经纤维扩散到皮肤,引发带状疱疹。
得过一次,真的能终身免疫吗?
短期免疫力存在
带状疱疹发作后,人体会产生针对VZV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短期内(通常1-3年)再次复发的概率较低。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患者一生只会得一次带状疱疹。
长期免疫保护有限
随着年龄增长或免疫力下降,病毒可能再次“突破”免疫防线。研究显示,约1%-6%的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复发,尤其是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老年人(免疫力随年龄自然衰退);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HIV感染者);
免疫抑制人群(如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激素或化疗药物者)。
复发可能更隐匿
复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仅出现局部神经痛而无明显皮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为什么免疫系统无法完全阻挡病毒?
病毒的“潜伏策略”:VZV长期躲藏在神经节中,免疫系统难以彻底清除。
免疫衰老:随年龄增长,T细胞功能下降,对潜伏病毒的监控能力减弱。
病毒再激活机制复杂:压力、创伤、感染等外界因素可触发病毒复活。
如何降低复发风险?
接种疫苗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如Shingrix):有效率达90%以上,适用于50岁以上人群及高危群体,即使曾患过带状疱疹也可接种。
减毒活疫苗(如Zostavax):保护效果较弱,逐渐被重组疫苗取代。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
避免长期过度疲劳或精神压力。
早期干预
若出现疑似症状(如局部刺痛、灼热感),及时就医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并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带状疱疹并非“一次中招,终身免疫”。尽管多数人不会复发,但免疫力低下者仍需警惕二次感染。通过疫苗接种、健康管理和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负担。若您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防护策略。
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病毒保持警惕,就是对自己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