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在咳嗷、咳痰、打喷嘘时将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就有可能受到感染。
痰涂片阳性(即瘐中可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的肺结核病人是肺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防控要点) 可疑症状要报告
具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学生及老师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
疑似病例要隔离
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胸部 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学校应做好疑似病例的隔离工作。
确诊病例不隐瞒
学生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要主动向学校校医和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如果延误治疗,不但会传播给更多人,病情还会加重,甚至出现大咯血,危及生命!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学校应按照《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国卫办疾控发[2017]22休复学管理。
学密切接触者筛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应当及时组织开展病例所在学校师生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学校应当积极配合筛查工作,要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就诊。
筛查后随访
筛查后感染者应进行预防性治疗或1年随访拍片。非感染者要进行为期一年的症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