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岁,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已经过了一半。
对男人而言,是成熟的标志,也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对女人来说,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辛苦工作成了生活常态。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到了40岁,近3/4的英国人开始为健康发愁,并后悔年轻时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0岁是健康的分水岭!”卫计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强调说,40岁前,人们胡吃海喝、以命搏钱;40岁后,如果继续透支健康,最后可能真的只能“拿钱买命”。
40岁后做到7件事
1赶快戒烟
烟草和烟雾中含有超过250种有毒物质或致癌物质,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危害极大。研究显示,40岁戒烟能多活9年。
另外,喝酒一定要把握量,低度白酒最多2两,中度白酒别超1两,烈性酒要控制在25毫升以内,啤酒一天最多一瓶。
2做力量练习
人到中年,新陈代谢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如果不重视锻炼,患慢性病的风险将翻倍增加。
40岁后,建议每周进行哑铃、杠铃、阻力带等有助于“重建”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每周3次,每次进行8~10组为宜。如果没有时间,每天散步、快走30分钟,同样有益健康。
3转变心态,减法生活
很多人都要面对“中年危机”,事业上可能处于瓶颈期,停滞不前;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
40岁后学着做减法,及时清理消极情绪。调整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多关注自己和家人,能让人更豁达。
4调剂婚姻
40岁,少了恋爱和新婚时的甜蜜和浪漫,多了日复一日的琐事和趋于平淡的感情,婚姻开始出现危机
夫妻可以每年安排一次旅行,培养共同的爱好,找找恋爱时的感觉,重燃爱的火花。
5注重体检
40岁后人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开始衰落,外在表现是皮肤日渐松弛面部光泽慢慢消失、头发变白等,而内在变化是心脑血管变得脆弱,慢性病开始积累,因此定期体检十分必要。
除了血压、血糖等基础项目,建议40岁人群增加血管、前列腺、骨关节、幽门螺杆菌感染、肿瘤标记物、乳腺、宫颈、甲状腺的检查。有家族遗传病的人更要做针对性检查。
6开始健脑
一过40,很多人忽然发现自己容易分心、老是忘事。
专家建议可以每天给大脑做做“有氧运动”,比如将时钟和台历倒置,增加观看难度;试着改变回家路线,重新认识周围环境;每隔几个月调整一下家里的布置等。
7保护牙齿
40岁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变差,牙齿开始“罢工”,牙周炎、牙齿酸痛、牙龈红肿等问题会接踵而来。
因此,中年人除了坚持每天早晚刷牙,还要每年洗一次牙。
40岁后多吃7种食物
日本新闻网站“IRORIO”刊文指出,40岁以上的人,不妨多吃以下7种食品:
>>>>燕麦:
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和抗氧化剂能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可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研究显示,每天只要吃3克燕麦就能让血液中的胆固醇下降5~10%。
>>>>樱桃:能够作用于痛风和关节痛。每天吃点樱桃就有降低血液中尿酸值的效果。
>>>>杏仁:研究显示,坚持每天吃60克杏仁,4周之后便可让血糖值下降9%。
>>>>深海鱼:每周吃4次以上手掌大小的深海鱼,如金枪鱼、三文鱼、鲭鱼等,就能起到预防脑卒中的效果。
>>>>西红柿: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在烹饪之后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能够预防癌症和动脉硬化,对男性前列腺也有好处。
>>>>大豆:大豆异黄酮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并能提升骨密度。
若50岁以上的女性每餐摄取30克以上大豆,坚持3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就会上升约4%,总胆固醇下降约5.5%。另外,食用大豆也对提高男性生殖力有帮助。
>>>>牛奶: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不仅能增加肌肉还能健骨。年龄增大,对于钙质的需求量上升,每天都应喝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