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的所有恶性肿瘤中,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占据了总量的1/3。
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接受胃肠镜的筛查,就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它们的端倪,根除早期肿瘤。
切除早期消化道肿瘤,也是消化内镜医生擅长的。术后患者的生活工作可以快速恢复如初,由此,这些消化道肿瘤仅仅是患者生命长河中的一段小插曲。
谁需要做胃肠镜?
①经常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
长期存在反酸、嗳气的人。经常腹部疼痛的人,尤其是在空腹或饭后出现腹部疼痛。经常腹胀、腹部不适的人。大便习惯改变的人和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人。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的人。
②有消化道基础疾病的人。
包括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等。
③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比如经常吃麻辣烫、烧烤等超辣、超烫食物的人。
④年龄达标的人。
由于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因此指南建议所有超过40岁的人进行胃镜筛查,45岁以后要进行肠镜筛查。当然,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和有前面三种情况的人,胃肠镜的筛查年龄应该适当提前。
⑤复查的人。
和所有的身体检查一样,胃肠镜检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胃镜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3~5年再次检查。肠镜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次检查。
如果发现问题,何时复查胃肠镜要听医生的建议。
消化内镜能干什么?
在大多数人看来,以胃肠镜为代表的消化内镜,就是帮助医生到消化道里去看看。其实,近些年医学科技发展那么快,消化内镜早就是“全能型选手”了,它即能“诊”也能“治”。
①诊
消化内镜可以帮忙“放大了看”。特殊的放大内镜在放大100倍的时候,医生就可以看到肿瘤组织不一样的组织结构。放大500倍的时候,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的样子,这时长相特殊的肿瘤细胞就藏不住了。
消化内镜还可以“染上颜色看”。根据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别,医生们通过特殊染料或特殊波长的光照射,能让肿瘤细胞呈现不同的颜色,进而暴露在内镜下。
更厉害的是,消化内镜还能“透视着看”。最经典的是胰腺,这是一个藏在腹腔深处的重要器官,常规的超声检查常常会受到其他腹腔脏器的影响而“看”不准。如今的消化内镜搭载了超声探头,在肠道内距离胰腺仅1厘米的地方,近距离为胰腺做超声检查,自然能把胰腺“看”得更清晰。
②治
相对于筛查早期肿瘤,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是消化内镜近些年“功力大涨”的领域,从入口到出口,整个消化道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最常用的是取东西。消化道内被发现的胃肠息肉、疑似肿瘤的病理活检,甚至胆囊中的结石,都可以通过消化内镜取出来。还记得刚刚提到的胰腺吗,在超声探头的指引下,医生还可以从胃肠道内用一根细针穿刺到胰腺中,取到一些活体组织用来判断病情。
性价比最高的是切东西。经过医生们不断努力,很多早期食管癌、胃癌等,都可以通过消化内镜精准切除。手术后,仅仅切除了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组织,胃还是原来那个胃,食管还是原来那个食管,不仅创伤小,而且患者大多能够快速回归以往的生活工作中。
除了切掉多余的东西,消化内镜医生也能利用它切开其他组织。消化内镜还有一些比较令人意外的特色治疗,比如治疗内痔。还有胆结石、胰腺囊肿、肠梗阻……都是消化内镜能提供帮助的疾病。而且,还有更多功能在不断被开发。
所以,要不要去约个检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