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表示,身上这3处变“硬”,说明你的寿命较短,需要注意了!

陈智医生 发布于2023-08-10 09:10 阅读量304

本文转载自曾大夫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自从我当了医生以后,有很多亲戚朋友找我问诊,有人问如何降血压,有人问如何预防脑梗等。

这充分说明大家很重视身体健康,但预防疾病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一旦发现高危因素就要积极干预治疗。

我们的身体器官有软有硬,有些组织硬一些是件好事,比如骨骼强硬。但身上这三处变“硬”,预示寿命可能较短!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1、肺部变硬

肺部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器官,主要负责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可以说没有肺部也就没有人类。

而肺部硬化主要是指肺变硬且发生纤维化。这是一种严重且不可逆转的病理状态,常见于特发性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肺部硬化的患者早期静息状态没有异常,但活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少痰等症状。晚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气喘。

肺部硬化可通过肺部CT,观察到肺部出现线状和结节状的纤维化。如果患者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晚期会因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预防建议: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炒菜时避免油烟的吸入,及早戒烟、防止肺部感染。



2、肝脏变硬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日常代谢所产生的毒物、废物以及药物都是经过肝脏代谢的。所以保护肝脏对维持身体健康很是重要。

肝脏变硬是指肝硬化,常见病因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但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的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频繁腹泻等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出血不止、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症状。

而肝硬化如不及早干预治疗,下一步就可能发展成肝癌,这种疾病就会明显缩短患者的寿命。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肝硬化存在逆转的可能。

预防建议:注射肝炎疫苗,减肥控制脂肪肝,避免长期酗酒,不要胡乱用药,多吃深颜色的蔬菜和水果。



3、血管变硬

研究发现,长寿人群大多血管弹性好或血管硬化程度低,而寿命短的人血管硬化程度较重。

血管硬化通常是指动脉粥样硬化,它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以致各器官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

如果心脏血管变硬,病人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大汉、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时持续的咽喉痛、牙痛、腹痛都有可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如果脑血管变硬,患者会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口角歪斜、共济失调等症状。需要强调的是,即便上述症状短时间消失,也务必要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下肢血管变硬,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水肿、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静息痛,下肢溃疡甚至坏疽等情况。

预防建议:养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模式,每天运动30分钟,保证6~8小时的睡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