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小伙因脑出血离世!医生提醒:不想脑出血,这4种食物要少吃

陈智医生 发布于2023-08-09 09:48 阅读量511

本文转载自 曾大夫健康科普 微信公众号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一位年仅33岁的小伙突发失语,被家属紧急送往了医院,头部CT显示竟然是脑出血,并且出血量估计40ml左右,最终因大量脑出血并发脑疝而去世。

按理说这个岁数得这种疾病不太正常,但医生听完家属的陈述以后,又觉得这是一个大概率或必然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以后,总结出这位年轻人之所以会得脑出血,可以说完全是自己作出来的,而致病原因主要与他的三个坏习惯相关。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饮食无节制

医生了解到小伙家里是开小卖部的,经常接触可乐、雪碧、薯片、夹心饼干等各种饮料和零食,而且吃起来毫无节制父母也不太管,以致他的身型从小就比较胖。

这种饮食模式无疑会加速他的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导致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元凶。



不管控血压

临床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高血压,血压升高又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小伙其实早就发现自己有高血压,但总是不在乎、不以为然,平常不仅没有定期监测血压,而且降压药也是吃吃停停。他的这种不管不顾的态度,就容易导致血压发生大幅度的波动。

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约70%~80%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导致的。对于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医生强烈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最差也应该降至140/90mmHg以下。很明显这位小伙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不然也不会这么年轻就得了脑出血。



长期熬夜

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充足的睡眠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小伙把熬夜当成家常便饭,经常玩游戏到凌晨三四点,这种作息习惯换谁谁都得生病。同时长期熬夜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最终诱发脑出血。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如果不想脑出血,4种食物劝你少吃

高胆固醇食物

日常生活中,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油炸类食物。而高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当血管发生硬化、脆性增加,血管壁在高压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发生在脑血管就是脑出血。

所以,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需要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防止因血管硬化导致的脑出血。



高脂肪食物

随着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以后,越来越多的肉类食物被摆上了餐桌,其中就不乏红烧肉、肥牛、肥羊等高脂肪的食物。

这些食物如果摄入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体型肥胖,久而久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变薄变脆,有利于脑出血的发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尽量减少摄入高脂肪的食物,才能有效地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高盐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小于5g以下,但是对我们国人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是超标的,很多人的摄入量都超过10g以上。

摄入过量的食盐,也就意味着体内的钠元素含量超标,钠元素超标就会引起高血压,从而加速脑出血的发病过程。

除此之外,厨房的调料品,比如像豆瓣酱、辣椒酱、酱油等调味品,都是富含钠元素的,大家在炒菜的时候应该少放。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高糖食物

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并称为“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杀手,而且常常会同时出现。

这是因为高糖饮食,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诱发血管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

所以,高血压患者也需要警惕血糖和血脂的升高,最好能远离如奶茶、可乐、雪碧等高糖食物。

总而言之,如果不想脑出血,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而且日常饮食宜清淡,少吃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

取而代之应多吃豆制品、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食材保持在12种以上。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