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脑梗死应该先吃他汀,还是先吃阿司匹林?
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长期熬夜、血压血脂血糖超标等,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细胞吞噬以后,会形成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这些细胞堆积在一起就是血管斑块。
如果高危因素管控不好,斑块会不断生长越变越大,形成不稳定斑块。当斑块破裂出血以后,血小板会发生聚集和粘附,最终形成血栓。
所以,根据血栓的形成过程,按理说应该先吃他汀降脂稳定斑块,然后再吃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但是,斑块生成和血栓形成可能同时发生,比如脑梗急性期既要吃阿司匹林也要吃他汀。
而由于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我们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因此脑梗出院患者或高危人群仍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吃阿司匹林?什么时候需要吃他类药物?
发现总胆固醇超过6.25mmol/L,甘油三酯超过2.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15mmol/L,经过三个月饮食运动干预无效建议服用他汀。
对于2型糖尿病、得过脑梗死、心肌梗死、植入血管支架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需要吃阿司匹林的人,主要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患者;做过支架、搭桥的患者;有冠心病或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
对于没有得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符合以下条件的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进行一级预防:
经风险评估ASCVD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干预治疗后仍然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难于改变。ASCVD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7项:
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2、高血压(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3、糖尿病;
4、血脂异常:总胆固醇≥6.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5、吸烟;
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7、肥胖(体重指数≥28 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