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跟国人的勤奋努力、聪明能干密切相关,而长时间的工作给外国人一种感觉:中国人不用休假。
实话说国人每天的工作时长,在全球范围内的确名列前茅,所以为了避免身体过于劳累,我们国家有项独特的工作共识—这便是午睡。
当然我们睡午觉不是想偷懒,而是为了保障自身健康,从而为公司和国家做出更多贡献。那么,如何睡午觉、睡多长时间比较合理?
一、每天适当午睡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
1、提高机体免疫力
经过三年的疫情,大家都知道免疫力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强大的免疫力才能快速清除或杀灭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维持各个机能正常运转。
经过研究发现,习惯午睡的人免疫力更高。虽然午休时间不多,但只要大脑停止活动,身体得到一定休息,就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2、降低血压、保护心脏
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协会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午睡不仅可以提高机体活力,而且还有助于降低血压。午睡可使血压平均降低5mmHg,而血压下降2mmHg就能减少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3、午睡的人大脑更年轻
一项国外研究的发现,适当午睡可以帮助大脑保持健康。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习惯午睡的人大脑年轻2.6-6.5岁,从而预防各种脑部疾病的发生。
二、午睡多长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
需要强调的是,适当午睡能够带来许多好处,而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每天午休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一项随访14年涉及2万名西班牙大学毕业生的研究发现,与午睡时间长的人相比,午睡时间少于15分钟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42%,午睡15-30分钟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56%。
还有研究显示,与不午睡相比,午睡时长超过1小时,中风风险增加1.88倍。睡眠超过9小时,中风风险升高2.67倍。
此外研究表明,与每天午睡小于1小时的人相比,每天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老年痴呆风险增加了40%。
一般来说,正常人只需要午睡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睡醒以后精力充沛,从而有助于投入到下午的工作生活当中。
午睡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这个是最佳的午睡时间。不仅可以让工作表现度、大脑灵活度分别提高34%和54%,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心率,保护心脏。
所以,午睡时间需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以上,以避免午睡时间过长影响身体健康。
最后,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午睡,比如夜间容易失眠的人群,有三高、体型肥胖、得过冠心病、脑梗死的人群并不适合午睡。
三、午睡应注意哪些细节?健康睡眠包括哪些内容?
虽然午睡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有些细节需要注意一下。一是午饭后不能立马睡觉,这是因为刚吃完饭、胃内充满食物,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长时间还可引起胃病,建议饭后30分钟之后再午休。
二是,要注意睡觉姿势,最好在床上或沙发上躺着睡,但考虑到大多数的上班族条件有限,可以准备一个U型枕,午睡时套在脖子上,靠在椅背休息。不要把手放在胸口上,避免造成生理性压迫,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不同的年龄人群,每天睡眠时间要求不一样,神经内科医生给出了睡眠建议:
婴幼儿:睡眠时间>12小时;
18岁以下青少年:睡眠时间应保持在9~10小时;
18~64岁成年人:睡眠时间应保持在7~8小时;
65岁以上老年人:睡眠时间应该保持在至少6小时。
而良好的睡眠需要包括以下三点内容:一是夜间23点前入睡,研究发现入睡时间在10:00~11:00的人群,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是,每天睡眠时间控制在6~8小时之间,睡得太长不利于身体健康,最好不要超过9小时以上。三是,睡醒后感觉精神充沛,即便是时间稍微短点也没关系,不必过分执着于要睡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