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导致脑梗塞,这不是危言耸听

陈智医生 发布于2023-07-07 09:19 阅读量80

本文转载自新疆高血压中心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脑梗塞

      都知道脑梗塞一旦发生了,轻的可能暂时性身体麻木、失语,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瘫痪、动弹不得,而高血压是导致脑梗塞的元凶之一,而且是重中之重,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脑梗塞有人称之为“脑血管意外”。脑梗塞虽然发病急骤,但是大约70%的脑梗塞病人事前多多少少都有些前期症状,也就是脑梗塞的先兆,它常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前出现。人们如能在事前注意到这些先兆,脑梗塞往往可以制止,至少也可以减少它的危害程度。



      如果高血压病人没及时治疗或间断服药,血压波动,容易导致脑梗塞,因此需提醒患者,有高血压的人不论是采用减肥、节食、限制钠盐、禁酒、禁烟、增加体力活动等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将自己的血压控制到满意的水平,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免发生脑梗塞而危及生命。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一、高血压脑梗塞的先兆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头痛头晕:其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较重,常与血压波动有关。

2、感觉功能障碍:可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及肢体麻木,有的为一过性的失明。

3、意识障碍:如老是睡觉或整天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变得孤僻,表情淡漠或多语急躁,有的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

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突然流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则出现肢体抽搐跳动。此外,少数人还有眼或鼻部出血现象。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二、睡前吃降压药可以引发脑梗塞?

      这不是完全正确的。高血压的降压治疗要个体化治疗,包括根据每个人的血压特点进行治疗。正常人血压的变化呈24小时循环变化,即在早晨醒时血压开始升高,约早上6~10时达高峰,之后稍下降,在下午4~6时再次升高,晚上逐渐降低,在凌晨2~4时最低。也就是说的双峰一谷,或勺型血压。



      但是,当你的血压降得不理想时,发现夜间血压升高时,或降压药吃着,白天自测血压或医生测量血压正常,但出现了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这个时候医生会建议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会发现你的血压升高呈非勺型或反勺型(夜间血压比白天还高)。这个时候可以调整分散降压药物,在晚上血压高峰前吃降压药。例如,原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早上吃,可以调整为早上吃厄贝沙坦,晚上吃氨氯地平(在血压高峰前吃),这样能降低夜间高血压,若这样吃降压药2月左右,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就可以看到血压可喜的变化!从而更好控制好高血压,真正保护好全身各器官。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