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神经内科疾病知多少

陈智医生 发布于2023-06-28 15:26 阅读量533

本文转载自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

神经内科疾病科普

一、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主要会引起患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认知障碍、吞咽障碍或者偏盲等症状。

1、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包括

(1)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系,是脑组织短暂性的缺血性和急躁性的损害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2)脑血栓的形成,多是有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或者是血液病引起的脑血管局部病变引起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的。

(3)脑栓塞,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栓子进入到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2、出血性的脑血管病包括

(1)脑出血,是指脑实质的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的脑出血,多是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进入到蛛网膜下系所导致,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等。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二、脊髓疾病

如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及空洞症、脊髓血管疾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损伤等。

脊髓损伤是脊髓或脊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所致,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好发部位为中下颈椎和胸腰交界部,多有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可采取药物、手术和康复治疗。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如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艾滋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结核性脑膜炎等。

病毒性脑炎由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引起的脑部炎症,可出现偏瘫、四肢瘫、视力丧失等症状。



四、周围神经病

如吉兰-巴雷综合征、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痛。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多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引起,常出现肌肉力量下降,感觉灵敏度降低,会出现末梢型感觉障碍,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出现戴手套和穿袜子样的感觉,同时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潮红、出汗增多、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手足肿胀、二便障碍等。

面神经炎又叫面瘫、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五、肌肉疾病

如周期性瘫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肌炎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等。

周期性瘫痪也称为周期性麻痹,是指一组以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作时大多伴有血清钾离子浓度水平的异常改变,根据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分为低钾型、正常血钾型和高钾型三种。



六、运动障碍性疾病

如帕金森病、小舞蹈病等。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征性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还会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

七、癫痫

癫痫是一种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癫痫发作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具有反复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癫痫发作分为,自限性发作和持续性发作。自限性发作,又分全面性癫痫和局灶性发作,全面性癫痫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典型失神发作等;局灶性发作包括,局灶性感觉性发作和局灶性运动性发作等。持续性发作又分为,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和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



八、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

多发性硬化常累及大脑、脊髓白质、皮质下结构、脑干、小脑和视神经等。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可导致患者肌肉协调性丧失,视力减弱、功能丧失。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