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来临,睡觉先知?医生提醒:睡觉出现3个异常,小心是脑梗

陈智医生 发布于2023-06-21 10:53 阅读量226

本文转载自健康八条微信公众号

王先生毕业之后就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公司,成了一名程序员,工作期间需要加班,晚上11点能下班都是早的,所以经常需要通宵干活。

为了升职加薪,趁着年轻多拼几年,王先生再累也忍受了,加班期间,王先生偶尔会眼前发黑,双目短暂失明,以为是用眼过度引起的,所以就没有在意。

但是这天晚上,王先生回家之后感觉身体没有力气,胳膊也抬不起来,说话有点模糊不清,没想到刚站起来就摔倒在地,然后家人拨打了120,将他送进了医院。

经过检查之后,王先生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因为送往医院非常及时,经过治疗之后,王先生逐渐康复了。最近几年,脑梗患者越来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脑梗患者越来越多?

1 不良生活习惯的助推

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比如熬夜,吸烟,如果指标升高了一定要规范用药,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生活干预降下来。

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为自己提供均衡、全面的饮食,适当控制饭量,适当运动,多喝水,不要过于疲劳,可以避免脑梗的发生。



2 慢性病患者逐渐增多

三高是常见的疾病,所以很多人查出三高之后,并不会在意,慢性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会诱发脑梗。


3 寿命越来越长,老龄人口增多

随着年龄的衰老,血管的弹性会变差,血管内容易长出斑块,还容易变得狭窄,影响血氧供应,所以老龄人口增多之后,脑梗的问题也就变多了。

脑梗来临,睡觉先知?提醒:睡觉出现3个异常,或是脑梗前兆

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发生脑梗的风险是24.9%,中国更是名列前茅,脑梗风险高达40%,发病率居世界第一。

脑梗的发生并不是悄无声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出现了以下这几个异常,或是脑梗前兆,要及时就医。



1 一侧流口水

发生脑梗之前,神经肌肉会变得不协调,面部一侧会失控,出现一侧流口水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流口水的症状格外明显。



2 头晕、头痛

发生脑梗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的问题,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又会恢复正常,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头痛可能是脑梗前兆。



3 手脚发麻

当大脑皮层的供氧不足时,手脚就会出现不适感,主要表现为发麻,有的患者会感觉到有无数小蚂蚁在爬行,尤其晚上睡觉时,如果手脚发麻,可能是脑梗前兆。


最近几年来,脑梗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趋于年轻化。

需要注意,脑梗是因为某些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相关症状。



脑梗发病率升高,是怎么回事?‍‍



1、高血压人数多

高血压是引起脑梗的高危独立因素,占高风险的首位,然后分别是血脂紊乱、糖尿病、吸烟酗酒、空气污染和不良的饮食结构。

因为高血压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脑动脉异常狭窄或堵塞,从而引起大脑缺血缺氧,导致脑梗发作。



2、饮食不健康

H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型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属于代谢生成物,身体摄入的饮食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蛋氨酸代谢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再次代谢,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不过体内缺乏所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和叶酸时,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受到阻碍,从而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由于生物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就会使得分泌发生紊乱,进而诱发疾病。



如何预防脑梗?‍

1、拒绝吸烟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生成速度,促进斑块生成。

吸烟年龄越早,对心血管带来的伤害就越大,所以必须戒烟,不能待在烟雾萦绕的环境。



2、保持血压稳定

上面已经说过,高血压是引起脑梗的首位危险因素,一半以上的脑梗归于高血压。血压波动越大,患脑梗的风险就越高,因此维持血压平稳至关重要。

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尽量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采取低盐饮食,不能用力排大便和剧烈咳嗽,避免血压突然升高。

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药物,不能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或突然停药,以免使得血压反弹,甚至诱发脑梗。



3、调整饮食

高油高盐和高糖饮食、吃太多红肉、摄入的五谷杂粮和蔬果较少等,可增加患脑梗风险。

因此应采取少盐少脂少糖饮食,远离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鱼卵、动物内脏和动物脂肪等,多吃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

综合所述,若想要降低脑梗发生风险,应合理补充叶酸,维持血压稳定。

与此同时也要管理好情绪,大喜大悲会过度兴奋交感神经,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使得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和血糖,对血管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管理好情绪对防止脑梗复发至关重要,及时消除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障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