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指的是因血供异常所引起的脑损伤,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以上。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一旦发生脑卒中,将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如何判断脑卒中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如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等,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会比正常人患脑卒中的风险要高很多,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
生活习惯控制包括: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药物控制包括通过药物对基础疾病进行干预,如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房颤等的药物干预。
二级预防是预防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再次发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风险,以及对血管狭窄、动脉瘤、烟雾病等进行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再发。
怎样护理脑卒中患者
生活护理:注意患者的皮肤护理,帮助患者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勤拍背,拍背时五指并拢成空心拍背,从下往上,从外向内,促进排痰,防止肺部感染等。
饮食护理: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咀嚼和消化情况,注意饮食营养均衡,给予低盐低脂、清淡、营养、易消化饮食。限饮酒饮茶,宜鱼/瘦肉、豆制品、蔬菜瓜果。若进食有呛咳的患者,不要躺着进食,尽量坐着,使用吸管慢慢地吸。出现呛咳情况时,让病人侧身偏头,帮助患者把呛进去的食物吐出来,必要时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饮食。
心理护理:经常安慰鼓励患者,告诉患者病情好转的情况,鼓励其说出内心想法,避免过分焦虑和担忧。沟通时要有耐心爱心,温和亲切,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必要时去专业心理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共同帮助患者解决情绪问题。
运动护理:脑卒中患者往往有肢体偏瘫的后遗症,许多患者和家属心情急迫,想让病人早日恢复,因此让病人多运动,但若选择方法不科学且运动量大,会对肢体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应循序渐进,帮助患者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