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3年的疫情暂时告一段落了,阳康后的糖友们慢慢恢复了体力,但是长新冠综合征也逐渐显现,不少糖友转阴1个月了还是诉说乏力头晕,反应减慢,验血查体却“良民”一个。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新冠后遗症,维持血糖稳定。那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快走、骑车、游泳以外,糖友们还有哪些合适的运动方式呢?在这个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春风里,让我们一起动起来,来告别新冠带来的代谢紊乱和居家不良心理状态吧。糖友们,一起动起来!
01 运动具体推荐
1有氧运动
aerobic exercise
类型:居家健身操(舞)、广播体操、八段锦、家中慢跑、跳绳等;
2阻抗运动
Resisted movemen
类型:以器械、弹力带或自身体重作为阻力;
3柔韧运动
Flexible movement
运动类型:太极、摸高、压腿等;
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最有利于脂肪燃烧。如果能做到花式动(有氧+阻抗+柔韧运动),对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会更有效哦!
02运动量
每次至少30分钟,持续 ≥ 45分钟效果会更好。每周150-300分钟,每周5天以上,低度到中等强度活动量。千万不要连续2天不运动,好不容易锻炼出来的胰岛素敏感性会溜走哦!
03运动时机
避免空腹运动。餐后60到90分钟进行轻到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是运动的最好时机。
04运动注意事项和建议
避免低血糖
建议:运动时备好便携式血糖仪和糖。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冷汗时,应及时测血糖,若血糖低于3.9mmol/L,应立即进食含15克左右糖类的食物(相当于1勺白砂糖或蜂蜜冲水、4-5片苏打饼干,或半杯果汁),15 分钟后复测血糖。无法改善的低血糖,请及时就诊。
运动要规律
建议: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钟”不能随便被调拨,否则会使体内节律性的激素分泌产生紊乱,引起血糖剧烈波动。持续20分钟以上的锻炼,需要每天固定一个适合的时间。碎片式小活动,可灵活自由安排哦!
运动装备和运动环境
建议:保证运动期间饮用温水;选择宽松、透气、棉质运动衣,舒适防滑的鞋袜。选择环境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房间运动,避免阳光直射;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保暖;注意运动器材和运动环境的安全性。
特殊人群的运动
伴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人群如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请量力而行,尽量选择柔和的低强度运动。自我感觉OK就是适合的运动。
暂不适合运动人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空腹血糖 >16.7 mmol/L、增殖性视网膜病、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7 ummol/L)、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急性感染者暂不适合运动。需要在专科医生评估指导下适当活动。
05总结
只要动,就比不动好。让我们踏着健身操的节奏,放飞心灵去感受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让我们“乘机”爱上规律运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