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哏儿都”之称的天津,发生青少年“七连跳”事件,实在令人震惊又痛心。
据真实报道称,“七连跳”的青少年有两名是因为学业压力大、一名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一名是原生家庭问题、一名是受不了父亲去世的打击、一名是存在不良行为被老师批评后想不开、一名是与家长发生冲突……
这一系列青少年轻生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天津市委的高度重视,于是有了前几天网传全天津市中小学集体召开紧急家长会的消息。
看到这儿,不少人首先问出口的是——
“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脆弱?”
其实,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及经验观察中显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杀念头产生,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
因为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人生经历尚短,他们生而为人的价值体现还不明显,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冲突,对青少年而言,却是致命的、是让人生瞬间感到匮乏的。
太多的成年人没有意识到,一个孩子的一生之中,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等同重要。
我们知道生病了要吃药、受伤了要治疗,可是当心理出现问题,大部分人却说这是“脆弱”、是“矫情”。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写过——“为什么孩子坚决不来看病”“为什么孩子不跟父母说自己病了”
家长和老师们也到了停下匆忙、停下脚步,认真思考家庭和学校教育到底该怎么做的时候了。
我们很早就听过一个词——填鸭式教育。
这个词背后的故事很悲惨:
自由快乐的小鸭子本来天生就会觅食,但因为饲养它的主人需要它在短时间内体重达标,于是进行强制人工填食增肥。
刚开始被填食,小鸭子们个个都惊恐万分。一根长长的管子伸进小鸭子的嘴里,不一会儿就把它们的胃填满了。一天四餐,日复一日。
时间一久,小鸭子就习惯了,而且它也不会自己觅食了,即使把食物放在面前,它也不会吃了。
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就是这样的,充满了“控制”和“服从”。
一边喊着“减负”,一边要求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边上各种兴趣班,一边要分数要学区房……
很遗憾的告诉各位:每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着一个甚至好几个心理问题更严重的家长。
不要问孩子为什么脆弱、为什么傻、为什么玻璃心。
作为“大人”,但凡能拿出和同龄人交际的五成心态来对待孩子,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