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体,两种灵魂”|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

曹鸿义医生 发布于2023-03-03 10:24 阅读量1038

本文转载自重庆黄泥磅医院

根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病人数日渐增多,是一种复发性和终生性疾病,应该被重视且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它比单纯的抑郁症更可怕。


01、
横看成岭侧成峰——“抑郁”也许是“双相”

17岁的小燃(化名)是一名大一学生,因学业不顺利出现心情差,自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同学好,觉得精力差,乏力,不想继续学习,不愿出门,每日唉声叹气,在家看电视,称自己没有希望了,整日愁眉不展,对家人说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有入睡困难,早醒症状。

此外,小燃还会莫名其妙地哭泣,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活着没意义,来院前曾多次用刀片割伤自己手腕至流血。


看完上面的描述,猜想大家心中都有了一个答案——抑郁症。就目前的表现可以归纳为“情绪低落、自杀行为、兴趣减退”,持续时间大于两周,完全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那小燃一定被诊断为“抑郁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院精神心理科主任表示,对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必须要询问的是既往是否有过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这将决定是否为单纯的抑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

经过仔细询问,小燃曾有过情绪极度亢奋,说话滔滔不绝,甚至晚上不用睡觉白天依旧精力充沛,好高骛远,认为自己本领大等表现,持续时间超过了两周,但是当时的他并不认为有异常,反倒非常享受当时的状态。


主任说,上述症状可以归纳为“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自我评价高”等,这都是典型的躁狂发作。

结合既往病史及目前表现,小燃最终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主任介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精神疾病,青少年时期是高发年龄段,患者发病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因此难以确定。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躁狂症和抑郁症交替反复发作,不同时期可出现相应的典型症状。

因此也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社交恐怖症”、“品行障碍”或“焦虑障碍”等。

图片来源:网络

02、
抑郁症≠双相抑郁症,这种病约60%被误诊

主任表示,“抑郁症”公众皆知,但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疾病很陌生,事实上双相情感障碍患病人数日渐增多,它是一种复发性和终生性疾病,是应该被重视且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它比单纯的抑郁症更可怕。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身体,两种灵魂”,时而情绪高涨,时而低落抑郁,“冰火两重天”。


这种双相情感障碍不论在鉴别、诊治还是病程管理方面均比单纯抑郁更为复杂。

但是如果青少年患者伴有以下特点的话,我们就要十分警惕是否为双相情感障碍。比如:

起病年龄小;
抑郁反复发作;
有双相情感障碍疾病家族史;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伴有非典型抑郁症状如睡眠增加、食欲旺盛、灌铅样麻痹等。

很多时候患者及家属往往忽视了躁狂的表现,认为是正常表现或者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提供病情不够详细,造成医生误诊,因此医生有技巧的问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表述:

“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得病,都是故意装出来的”,
“父母说这种病都得靠自己调节,吃药是没有用的”等。

这都是错误的认知,精神科疾病也是病,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父母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定要加强重视,寻求正规的医疗帮助,而不能主观臆断耽误了诊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