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其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成人椎间盘局部血供差,椎间盘的营养主要依赖椎体血管和组织液通过渗透作用补给,退行性变发生较人体其他组织早且重,损伤后也不能快速、完全修复,容易形成结构上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在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作用下,就可能使已经变性的髓核穿过相对脆弱的纤维环,导致腰椎间盘髓核突出。
(2)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的外力以及不正确的工作、活动姿势所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退行性变的椎间盘逐渐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导致椎间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不均衡的承受压力,容易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3)外伤: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常见的外伤形式有弯腰搬重物时腰部的超荷负重、在腰肌尚未充分活动开的情况下搬动或举动重物、各种形式的腰扭伤、长时间弯腰后突然直腰、臀部着地摔倒等,这些外伤均可使椎间盘髓核瞬间所受压力超过了纤维环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部突出产生相应症状。
(4)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腹压迅速增高引起的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或寒冷或潮湿引起局部小血管收缩、腰肌反射性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超过了纤维环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而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