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徐伊医生 发布于2023-03-07 15:53 阅读量497

本文由徐伊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与抑郁症同属情感障碍家族。它的主要特点是患者的情绪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无法克制地悲伤或兴奋激动。情绪高涨时呈现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或者暴躁、易怒、疑病、被害妄想的特征,我们将其称为躁狂发作或轻躁狂;情绪低落时呈现比抑郁症更为极端的忧郁、悲观、无望等情绪,患者在情绪的大起大落中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精力,我们将其称为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大起大落会导致患者人际间冲突;在学校或工作中表现很差;睡眠及自尊受损;出现滥用酒精和药物等问题。严重的还会损害大脑,导致记忆、语言、执行等认知功能衰退,使其生活上无法融入周边环境,更不能正常学习和工作。加之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治疗时间漫长,很多患者和其家庭备受困扰。


图片发自160App

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混合型。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是指至少有一次严重躁狂发作,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界限明显。躁狂发作时患者可能与他人发生激烈冲突、毁物,甚至伤人,这时患者多半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遗忘自己做过的“坏事”;抑郁发作患者常常会用利器划伤自己,甚至自杀。

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躁狂发作,呈现轻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患者在抑郁发作时会陷入自觉活着没有意思,不愿意动或者行动迟缓,不愿意社交、工作和学习的负性情绪泥沼中。在轻躁狂发作时,则会自觉工作,学习效率很高,讲话滔滔不绝,整天忙忙碌碌。一部分患者甚至在轻躁狂时呈现迷人的特质。

混合型患者的躁狂和抑郁几乎同时出现,很少有明显的分界线。例如:患者在情绪极度低落时,就有可能在受到他人言语和行为刺激时暴起伤人。

当患者处于轻躁狂时常常看上去很阳光,把轻躁狂阶段当作正常情况。因此描述病史时不会跟医生谈及自己轻躁狂发作的情境,使医生误以为患者只有抑郁状态,从而将患者误诊为抑郁症。只有经过患者反复就医,医生才能从患者厚厚的就诊记录中发现轻躁狂的蛛丝马迹,做出“双相情感障碍”的正确诊断。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很容易出现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在躁狂发作时还可能毁物、打人、骂人;抑郁发作时出现自残、自伤等不受控制的行为。而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常常首发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就对父母的管教深为反感,容易在语言和行为上故意违背父母意愿。因此,当他们抑郁发作常被父母当作懒、矫情;躁狂发作易被父母当作叛逆,而错失早诊断、早治疗的时机。


图片发自160App

就医时要注意的事项

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长期或反复发作往往会导致迁延难愈。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上述明显持续的情绪、行为和睡眠异常时,就应当及时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

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就医时要格外注意病史描述。不能只说“发病”时的情况,也要谈及患者“好”的时候的情境。如果多次就医还要带好既往病历、检查报告,为医生诊疗提供足够多的信息。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有一定的遗传概率,患者就医时也要向医生说明三代之内血亲有无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和情绪大起大落等特殊性格。详细的病史和家族史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需要特别提一下,药物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基础,最有效的治疗策略包括联合用药、心理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支持。

最后,说一下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好消息。虽然双相情感障碍让患者的生活变得跌宕起伏,但它并不是一条不可控制的“恶龙”。在经过心理师和精神科医师的有效治疗,患者自己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持续地情绪监测以及获得稳固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是可治可控的。患者和任何人一样可以拥有幸福生活、满意的社会关系和事业的成功。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