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略的幼儿急疹

潘星亮医生 发布于2023-01-25 15:49 阅读量1078

本文由潘星亮原创


图片发自160App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主要是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差异,无性别差异。却有独特的发病年龄特点,6~18月龄小儿多发,3岁后少见,本病患儿多能顺利康复,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幼儿急疹特征为起病急、高热持续时间长,一般3-5天,热退疹出,疹出特点为红色斑丘疹,出疹顺序为从头到脚,程度轻重不同。以躯干、腰、臀部皮疹较多,面部及肘膝关节分布较少。皮疹出现1~2天后消退,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偏低,淋巴细胞增高。出疹子前的高热期注意与感冒鉴别:感冒较少出现持续高热,且咳嗽、流涕等症状较明显;出疹期注意与麻疹鉴别:麻疹出疹期多在高热期第4天左右,且出疹子后仍有高热,口腔粘膜可见到麻疹粘膜斑,皮疹伴有脱屑。




图片发自160App


  这样,根据甜甜的病情发展过程和出疹特征,我们不难得出幼儿急疹的诊断。

  那么,出疹前难熬的高热期该如何护理孩子呢?首先积极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可以给予冷敷或洗温水澡,发热超过38.5℃的患儿,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降温,对于以前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孩子,特别强调及时有效的降温。体温超过38.0℃即可给予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一旦出现高热惊厥,现场可以立即指压人中;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同时就近就医,进行镇静、抗惊厥对症治疗。幼儿急疹的预后一般良好,只要患儿精神状态好,吃奶、玩耍正常,可以居家观察。但是在儿童发生高热惊厥、烦躁、嗜睡、精神差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儿童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中,大多数为病毒感染,预后良好,只要退热对症处理,不需要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抗感染药物通常分为抗细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抗细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而抗病毒药物通常只用于明确病毒感染类型的重症感染,一般病毒感染是不建议使用的。但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发热,就急得手足无措,认为医生不给消炎药,就等于没有给予有效治疗,眼瞅着孩子难受不管。这是常见的认识误区。抗生素是把双刃剑,用得合适可以有效地杀灭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用得不合适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平衡,导致体内菌群紊乱和病原体的耐药,影响长期的身体健康。抗生素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还是让专业的医生来帮家长们把握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