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说明:桂冰心理诊室案例故事是根据临床常见问题整理而成,不代表真实个案,整理分享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婷婷今年28岁了,5年前大学刚毕业不久,因为脑胶质瘤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从三个月一次复诊,到每年一次复诊都未发现有任何复发的表现。父母怕她有负担,总是在她面前表现出轻松的样子。婷婷在父母面前似乎也很轻松,还是像原先一样活泼、开朗、善于言谈。可是父母还是感到有点不同。
他们每天都在严密的观察婷婷的表现,好像她在自己的房间看书的时间多些了,其他并无特别的异常,而最让他们担心的是,身体恢复后,他们动用了一切关系给婷婷找对象,她从来都很顺畅的答应去看,可是,对象看了好几打,却没有一个相中的,不是这个工作不行,就是长相看不中。谁来劝,她都会轻松的说:“相不中也不能对付呀!不行就买个房自己过一辈子也挺好的。”说得多了,父母感到着急了,如果她还不找对象,真的自己过一辈子怎么能放心那!经多方劝说不灵,父母经人介绍来到了心理门诊,将婷婷的情况详细述说了一遍,又给婷婷单独约了诊。
当婷婷走进心理诊室的时候,看上去完全是一个活泼、开朗、健康的女孩,并像哄孩子一样把父母哄了出去,并告诉他们放心吧,她一定会跟心理医生说心理话的。当婷婷转过身,再次走回座位的时候,我看到她眼里滑过的一丝伤感和忧郁。她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很轻松的笑着说:“其实我挺好的,他们就是不放心!”
我平静而诚恳的说:“对呀!你看上去真的挺好的!”
她好像被电击了一下,严肃的盯着我,我也认真的看着她,轻轻的点着头,她的眼圈一下就红了,转头望着窗外,我也静静的等着她,很久,她慢慢转过头来,伤感的看着我说:“手术后,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装着和过去一样开心,爱说爱笑,可是,我的心经常在流泪,我希望远走他乡,过我自己想过的日子,甚至想出家,但是,我那样做会让我的父母伤心。
他们花了那么多钱供我上学,给我治病,就想让我高兴的活着,可是,我没有任何快乐!我不知道自己的病什么时候会复发,什么时候会变成一个废人躺在床上被人照料,我期待老天让我有一天没有任何痛苦,不给任何人添负担的离开!
在我身体恢复之后,我拼命的工作,想多赚一点钱回报我父母,给他们一点快乐!我根本不想找对象,因为我那样是害了另一个人,我更不能结婚,因为我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没有妈妈的“孤儿”!
我高高兴兴的去看对象,是让他们觉得我正常。他们怕我有问题,天天监视我,让我没有发泄的时间,我愿意一个人去看电影,找一个僻静的座位,随着影片的情节任由我哭泣,看完了,哭完了,也发泄完了,好像又有了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力量。如果时间久了没有哭,会经常做噩梦!婷婷自嘲的笑了。
之后,我请婷婷的父母和她共同做家庭治疗,了解了疾病带给他们家庭每个成员的改变,以及探讨如何真正的面对这些改变。随着治疗的继续,这个家庭慢慢有了生机,逐渐找回了以往的欢乐。
心理分析:
1、 婷婷生病对她个人及家庭都是一种心理危机,在危机过后,婷婷为了父母而痛苦的活着,父母为了女儿在担忧中生活。他们没有沟通,彼此努力掩盖着内心的担忧和痛苦,而使这种感觉加重。
2、 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学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学会如何共同携手去面对,使他们的内心不再孤单,也重新找到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