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天生就犟吗?--是不是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孩子【桂冰心理诊室】

桂冰医生 发布于2024-09-29 12:02 阅读量133

本文由桂冰原创

特别说明:桂冰心理诊室案例故事是根据临床常见问题整理而成,不代表真实个案,整理分享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棒棒是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子,因为脾气暴躁,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争吵而逃学,被母亲领到心理门诊。

       走进门诊的时候,孩子是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一屁股坐在靠窗的软的扶手椅上,头扭向窗外,给妈妈留了一个硬的扶手椅。妈妈满是无奈的坐下来,盯着儿子,叹着气,开始讲述孩子的问题:“这孩子特别犟、脾气暴躁,不知像谁,天天和老师同学生气,已经连续两个星期上了一、两堂课就让我去给他接回家了。”“有一天上三堂!胡说!”棒棒突然把头转过来,非常气愤的大声说。妈妈用力的咽着气,停了一下说:“你看他现在就是这么狠的表情,狠得都吓人。”棒棒哼了一声,把头甩向窗外。

       “他从小就犟,想要什么东西就要立即买到,不然就闹。我和他爸爸都比较爱面子,觉得小孩在外面闹被笑话,没办法,就答应他,回家会狠狠的打他,有一次,把一根小棍都打断了。

       谁知道给他养成了习惯,在家就特别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出门就要东西,耍脾气,一进楼门就开始赔礼道歉,说得可好听了,弄得我没法下手打他,可是出门就又换了一个样,现在,我都不敢带他出门。”棒棒在旁边斜眼看了一下妈妈,露出诡秘的一笑。

       妈妈叹口气又接着说:“只要好好学习,这些我都能忍,觉得大了就好了。可是,上了四年级换了一个老师,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有一次他没有考好,老师让取试卷他没听见,没有拿,老师批评他说,如果爱面子就应该好好考试,他一气之下就把卷子撕了,以后就跟老师顶着干,同学他也烦,还经常和同学打架。”“哪里经常了?!我昨天就没打,而且我很久没有打架,只是吵架!”棒棒又大声和妈妈争辩起来。

       妈妈的脸红了,摇着头说:“你看!医生,他在外面就是这么没礼貌。在家说了不听,只要我把小棍拿起来,他就老实了!”

       妈妈一直都在举例说孩子犟的缺点,孩子也在不停的纠正妈妈说得不对的地方,当我请妈妈讲讲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优点的时候,妈妈却皱着眉头想不起一件,棒棒急得转过头来,盯着妈妈,愤怒的说:“你忘了!你生病的时候都是我给你倒水,照顾你!”妈妈的眉头舒展了一些说:“是你照顾我,可是生病也是你气的!”棒棒的眼圈红了,哼的一声转过头去。我抓住时机,请妈妈把事情讲的详细一些,再详细一些,妈妈的语调变的平和了,棒棒也逐渐露出害羞的表情,我请幸福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子来一个拥抱,妈妈的眼圈红了,儿子哭了。

       接下来,在儿子的帮助下,妈妈艰难的想出了儿子的十个优点,都是孝顺的、劳动方面的。看得出来,妈妈并不在意这些优点,正如妈妈自己说的:“学习上有优点才算优点!”



心理分析:

1、 棒棒是因为学习问题来就诊的,实际是一个亲子关系问题。棒棒和妈妈的互动模式是:孩子心平气和提要求,妈妈不同意,讲道理说服,孩子一发脾气,妈妈就让步。在家里严格要求,甚至棍棒相加,在外面就无原则的谦让。时间久了,孩子养成了,在家是听话的乖宝宝,在外面是暴躁、易怒的“坏孩子”。

2、 棒棒和妈妈的治疗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是一个旧的互动模式的打破和一个新的模式建立的过程,就像儿子担忧的那样:“在这儿挺好的,回家没两天,又变成一个没有耐心的、暴躁的妈妈。”

相关疾病: